Wednesday, December 30, 2015

[旅行] 短訪冰島的幾個印象(以與美國的比較為主)

這次冬天再訪冰島,上次來是八年多前的事了。這次待了八天,還是很喜歡這個國家,除了壯麗的自然景色之外,也很喜歡在這裡的感覺。

有幾個主要的印象,多數是相對於在美國(尤其是紐約)居住的經驗,很多其實是對美國的牢騷。主要是覺得在冰島與人相處都滿舒服的,食衣住行都有很好的經驗,不需要花很多力氣來處理這些基本的事物。

(這篇不是遊記,另一篇簡短心得有提到這次在雷克雅維克喜歡的餐廳。)

Tuesday, December 15, 2015

紐約結婚相關事宜的文章與連結整理

網路上已經有不少人分享在紐約結婚的經驗,很多篇都有很棒的資訊,這篇只是把大家的文章收集在一起。

Thursday, December 3, 2015

[旅行] 多倫多新舊建築

這次在多倫多見到許多新舊融合的建築,這似乎是風行世界許多城市的潮流。

Wednesday, December 2, 2015

紐約的私有公共空間(Privately Owned Public Space)

私有空共空間privately owned public space, POPS)指的是私人擁有,但是供大眾免費使用的空間,通常受到法律規範確保公眾使用這點。紐約市的政策鼓勵建商在興建新建築時提供這樣的空間,做法是給予符合條件的建案更大的容積作為誘因。因此在紐約市各處,尤其大樓密集的中城區(Midtown)跟金融區(Financial District),有不少私有公共空間。

這些空間形式不一,設計的重點是方便民眾進出,注重安全感(例如明亮且開放),且有地方可以坐著休息。有的是大樓的一樓開放大眾可以通過,甚至設有店家,並擺放桌椅供民供休息。有個像是小公園的戶外空間,也有桌椅。有的則就在人行道旁,看起來像是加寬的人行道的一部份,只是多了些樹或是椅子。

紐約市介紹 POPS 的網站:http://apops.mas.org/find-a-pops/

這個網站 http://apops.mas.org/find-a-pops/ 則可以查詢各個私有公共空間。

以下則簡列一些我們去過的地方:


Tuesday, December 1, 2015

紐約活動筆記

紐約隨時都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活動,剛來的時候覺得實在是太多了,難以掌握,常常看到朋友的 Facebook post 才發現又錯過了什麼好玩的活動,後來慢慢知道多了,加上跟著像是 NYDeTour 這樣居住紐約且隨時分享活動資訊的頁面,才漸漸找到自己的步調。有時候一年過去又忘了之前去過的活動,這邊記下我自己喜歡的活動,希望別再忘了。(不過也不可能總是有時間去參加,除了自己的事情之外,忙碌的紐約有時一個週末就有數個活動,只能取捨。)應該會隨著我們知道更多而慢慢增修...

最後面則列了學期中會有的活動。學校往往有不錯的活動,其中一些是開放給大眾的免費活動,值得參考。且這些活動通常不需要排隊,也不會特別擁擠。

其實同樣的,紐約市圖書館的各個分館也常有免費的活動或是演講,可以查詢看看。許多教堂也會舉辦音樂會,滿有氣氛的,有些要收費,有些則是免費的。可以看看有沒有方便去的。雖然紐約很多東西很貴,音樂劇、博物館、美食樣樣不便宜,但其實也有不少免費的活動可以好好利用。


Wednesday, November 25, 2015

紐約牛排筆記

在紐約吃牛排的記錄,有些店只吃過一次,有些則去過多次,希望記錄心得以便之後比較。每段文字前面括弧裡的數字是拜訪的次數。大部份都是三、四個人一起去吃的,因此也參考了同行朋友的感想。

我們覺得 Peter Luger 是最好吃的,不愧連續多年被 Zagat 評選為第一名,不過除了這間之外,也還有其他不錯的選擇。其他牛排館雖然在台灣的觀光客圈子中似乎沒有那麼出名,卻也值得拜訪。尤其若是沒訂到 Peter Luger 或是想多吃幾間的話可以參考 :)

Thursday, November 19, 2015

[讀書] 冰島食譜 North: The New Nordic Cuisine of Iceland

最近在看的一本書是冰島食譜:
North: The New Nordic Cuisine of Iceland

裡面的菜色是全是高級餐廳料理等級,自己在家做可能相當費工,因此可能不是一本對一般家庭烹調很有幫助的食譜。但是裡面透露了許多冰島飲食的訊息,書中章節是以冰島當地的食材供應者分類,每一章有一個主題,像是煙燻魚的人、地熱麵包烘培、大麥農夫、漁夫、海鳥蛋收集者等等。當做初步了解冰島飲食文化的書來看十分有趣。

(這些人都是作者 Gunnar Karl Gíslason 的食材供應商,作者在冰島首都 Reykjavik 經營高級餐廳 Dill。好像形成一個平衡的供應鏈,從食物的生產到餐桌上的食物,鼓勵與維繫冰島飲食文化。)

從中可以看到冰島飲食方面物資的困乏,過去生活想來艱辛,需要善於利用所有的可能。現在還是有冰島人選擇住在偏遠的島嶼,承繼祖先的生活。他們生活中仍充滿危險,雖然憂傷,但也好似習慣這是生活中的一部份,處之泰然。

像是用地熱烘培的黑麥麵包 Rúgbrauð 。冰島樹木不多,木材取得不易,因此是到近代才開始有烤箱這種東西。但多處有地熱,過去烤麵包的方式就是把放著麵團的容器放到挖出來的洞裡,利用長時間的地熱蒸熟,隔天再去取烤好的麵包。乾掉或是放太久的 Rugbraud 則拿來製成麵包粥和麵包湯。(地熱麵包實在是太酷了XD)


在冰島旅館的自助餐看到 Rugbraud,吃起來微甜。
書裡面有很酷的地熱烤箱冒著煙的樣子,希望以後有機會去看看。

另外,木材少,那怎麼煙燻魚肉或羊肉呢?許多傳統的方法是用羊糞與乾草混合而成、被羊踩得結實的草糞磚來煙燻。他們說,一定要讓羊踩的才行。

又譬如住在小島上的人們偶爾會去海邊的懸崖上採集海鳥的蛋,以前是從下往上爬,現在是垂吊往下,但都是高危險的動作。被訪問的先生說他們前幾年才有一位朋友滑倒摔下懸崖喪生。

書中介紹的許多人的家族已從事該行業許多世代,但因現代生活變遷,子女可能選擇別的行業,也擔心某些技術或傳統無法延續。

看這本書的時候也難免想到外國人的觀點與本國人的觀點衝突點。像是 Lonely Planet 總是會告誡大家當地人慣吃的某些食物是應該要被保護的物種等等,但是從當地人的角度來看,這些食材是他們僅有的少數選擇。不吃這些食材,可能要付出許多力氣。現代生活中是有可能,但是這樣要求他們合理嗎?(也或可解讀 Lonely Planet 只是要旅客避免,並沒有想要譴責當地人的意思?)

另外,最近剛好聽了另外一場演講在講北歐的食物,是寫作 The Nordic Cookbook 的廚師 Magnus Nilsson 講的。講到光從各地的麵包就可以看到許多當地的生活脈絡。像是瑞典北方人煙稀少的地區麵包店少見,而烤麵包成本極大,只會一年烤一次,因此通常是烤大量可以放很久的乾麵包,跟少數一些可以放一兩周的新鮮麵包,因為一年只吃到幾次,這些新鮮麵包往往很甜很多香料。而愈往南方就愈原味,因為比較常吃到。

增修:
(2016.4) Gunnar 搬到紐約來當在 Grand Central 新開幕的北歐餐廳 Agern 的主廚。Agern 是丹麥廚師、餐飲經營者 Claus Meyer 在紐約經營的餐廳,餐廳旁邊還有以北歐飲食為主的 Nordic Food Hall,對北歐餐飲有興趣的人到了紐約可以順道看看。

Agern 可以容納兩百人,是 Dill 的十倍大,對 Gunnar 來說是不一樣的形式與挑戰。在 Dill 吃飯的時候,覺得感覺溫馨,廚師們互動的氣氛十分親密。(印象很深的還有許多人留著似乎是冰島流行的大鬍子。)Agern 嘗試在設計上製造一些的小空間,但感覺還是正式、嚴肅一點。

(2016.9) Gunnar 曾經在演講中提到他原本打算經營新北歐料理(New Nordic Cuisine),預計從北歐各國進口食材,但是在冰島在 2008 年的經濟危機中破產之後,這些食材的進口價格飆漲,變得無法負擔,因此他改為從冰島尋找食材,開啟了與食材供應者之間的關係,成為 Dill 和這本書的特色。

Friday, November 6, 2015

[紐約小地圖] Times Square 及戲院區附近

Times Square (時代廣場/時報廣場)附近有許多紐約其他地方少見的美國連鎖店,像是 Applebee's、Friday、Hard Rock Cafe 等等。我猜測是因為許多觀光客來到美國都會想吃這些連鎖店,加上因為擁擠,Times Square 幾乎是紐約人沒事不會想要經過的地方,造成這裡的人潮以觀光客為主。從紐約其他地方沒幾間這類的連鎖店來看,紐約人其實不太吃這些餐廳的。理由可能是因為紐約有很多其他好吃的東西,像是獨立的餐館或是小型的紐約市內的連鎖餐廳。

來逛 Times Square 或是在附近看音樂劇,如果不想要跟人擠這些連鎖店,其實也有不少其他選擇。這裡其實離有眾多餐廳的 Hell's Kitchen 很近,那邊就有不少不行只要十分鐘左右的選項。

Times Square 往東邊走就會經過 Bryant Park,到 Grand Central。這一帶也有些好吃的餐廳,在這篇 [紐約小地圖] Morgan Library 與 Grand Central 附近 介紹。

先來兩段關於這附近區域的段落,接著是一串餐廳介紹。


Monday, November 2, 2015

[紐約小地圖] Lower East Side | 下東城

Lower East Side 以前也曾經屬於治安比較差的區域,現在還可以看到些鐵門,但近年來有許多有趣的咖啡店、餐廳、店家在此開張,現在被視為有特色的區域,治安也沒有問題,在這裡走走逛逛常能發現有趣的小角落。

在 Brooklyn 的 Peter Luger 吃完牛排,可以步行走過 Williamsburg Bridge 到 Lower East Side,大約要半小時,但往南往北都可以看到 Manhattan 的天際線。到了 Lower East Side 之後可以吃個冰淇淋、喝個抹茶或是咖啡,如果時間還早,也可以安排參觀 Tenement Museum。

從 China Town 過來也滿近的,China Town 再往東北走就是 Lower East Side 了。

距離 SoHo 區跟 East Village 也不遠。在 SoHo 逛完街或是去 East Village 吃飯前可以考慮來此逛逛。


Sunday, November 1, 2015

關於珍珠奶茶

現在似乎稱為手搖飲料?我還是停留在以前的用詞。

其實在台灣的時候沒有很常喝,反而是來美國之後會跟著台灣同學一起買。偶爾週末去中國城買菜然後買杯珍奶,有時候踏著月色步行過橋回家,好久之前的記憶了。後來也變得喜歡喝,喝多了之後也愈來愈挑。現在喜歡材料是鮮奶跟現泡的茶,糖不能是代糖。奶精喝起來澀澀的,代糖的味道也不習慣。

有一個夏天在灣區,散步去買珍珠奶茶是我們晚飯後的休閒。


紐約


  • Teado
    總是點桂花烏龍奶茶或是茉莉烏龍奶茶,去冰半糖。因為不是標準的甜度,他們會用小杯子讓我們試口味。現泡的茶,茶味重,十分好喝。自從知道這家之後就不再去功夫茶了。唯一可惜的是珍珠不穩定,有時候硬了點。


灣區


  • Ocha
    喜歡日式鮮烤茶(Hojicha Latte)跟焙火鮮奶茶(Jade Latte),他們是用 expresso 機現沖的茶。


臺北


  • 茶湯會
  • 烏鐵
  • 一品蘭敘

紐約日式麵食筆記之目錄

日式麵食筆記 這篇把所有心得集中在一起,好像太長了,在這邊整理出簡單的索引。我特別喜歡的店用紅色標出。

綜合

  • Kokage
    精緻的麵食,Saba Sushi 很好吃。且前面櫃檯就是買好喝抹茶的一保堂(Ippodo)。中午比較划算。


拉麵

  • Totto Ramen
    我在紐約最喜歡的拉麵之一。雞湯底,口味偏清淡,辣醬很香很好吃。素食拉麵也不錯,湯頭熬得很有味道。
  • Jin Ramen
    在 Upper West Side 有兩間店,口味偏清淡,我覺得還不錯。甜點的抹茶冰淇淋很好吃。
  • Ramen Ya
    在 West Village 跟 Greenwich Village 各一間店,相隔不遠。有豚骨湯底跟雞湯底可以選。滿好吃的。
  • Mu Ramen
    湯頭非常滑順好喝,令人驚豔。也是我最喜歡的拉麵店之一。
  • Ippudo
    有名的博多一風堂,湯頭濃郁。在東村跟 Hell's Kitchen 各有一間店。
  • Momofuku Noodle Bar
    有名可是好像沒有特別喜歡,覺得味道很多但是搭不起來。
  • Ramen Setagaya
    在東村,沾麵不錯。
  • Ramen Lab
    由 Sun Noodle 成立的,現在輪流請世界各地的拉麵店來,每家店停留兩周到一個月左右的樣子。
  • Hide-Chan Ramen
    品質穩定、有口碑的拉麵店,很多人很喜歡。
  • Minca
    也是有口碑的拉麵店。
  • Kambi
    是 Minca 的姐妹店,也不錯。
  • Yuji Ramen
    位在 Williamsburg,以魚湯底為主,味道非常好。還有 Ramen Omakase 也很令人驚豔,品嘗到各種味道的拉麵。我非常喜歡的拉麵店。
  • Ivan Ramen
    湯頭的味道細緻,我喜歡 Shio,可以喝到日式上湯(dashi)的味道。夏天的檸檬冷麵也很好吃。也是我喜歡的店。
  • Mei-Jin Ramen
    在 Upper East Side,吃過一次,沒有特別喜歡。
  • Yasha Ramen
    在 Upper West Side,還可以,但也沒有到喜歡的地步。
  • Hinata Ramen
    雞湯底,中規中矩,不會太油膩。
  • Nishida Sho-ten
    有雞湯跟豚骨湯底混合的拉麵,也有雞湯底的,滿好吃的。
  • Samurai Papa
    在布魯克林的拉麵店,滿好吃的。


深夜拉麵/隱藏拉麵/秘密拉麵

  • Takashi
    週五跟週六深夜賣牛肉湯底拉麵,平常是燒肉店。牛肉湯底滿特別的且味道很好,辣醬也很好吃。如果不用熬夜也能吃到的話應該會常常去吃。
  • Benkei at Hill & Dale
    在酒吧 Hill & Dale 裡面的拉麵店,只有深夜或是星期天晚上才賣,我覺得很好吃。只是等上菜的時間稍長。


蕎麥麵

  • Cocoran
    好吃的蕎麥麵,沾麵類滿特別的。


烏龍麵


  • Raku
    烏龍麵店,覺得很不錯。



其他

  • Sun Chan
    家庭式的日式居酒屋,兩人份的名古屋鰻魚飯很好吃。豚骨拉麵也不錯,湯頭清爽。
  • Sapporo
    賣日式麵食與丼飯,價錢平實,味道還可以。是看戲前的選擇之一,但不會特別去吃。


跟拉麵相關的文章

Monday, October 12, 2015

[紐約 Lower East Side] Essex Street Market

Essex Street Market 是一座位在 Lower East Side 的室內市場,目前在 Essex Street 跟 Delancey Street 的東北角,由  New York 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NYCEDC) 管理。

Essex Street Market 外觀


Thursday, October 8, 2015

紐約輕食簡餐小記

(這篇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是常識,不確定這些資訊是否對誰有幫助...)
在旅行途中有時會想要便宜一點、省時一點的用餐選項。除了自己做菜跟打包午餐三明治,或是國際連鎖速食店外,紐約街上還是有一些比較便宜或省時的選擇。例如:

  • 各種三明治,像是 bagel 三明治,大多 $10 以內,紐約經典夾燻鮭魚的稍貴,但可能也在 $12 以內。不少超市內可以找到賣三明治的吧台。想要熱的三明治可以選擇 panini。越南三明治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中東菜用 pita bread 裝的三明治或是 wrap 也不錯。
  • 沙拉,除了已經組好裝好的沙拉外,有很多讓客人選料的 tossed salad,有些超市裡面也會有這種沙拉吧,通常也是 $10 以內。
  • 另外紐約街頭有一些餐車,賣 chicken over rice、lamb over rice 這類便當,例如在觀光客間著名的 Halal Guys(Rockefeller Center 附近)。
  • 另外像哥倫比亞大學旁的 Broadway 上有很多中國餐車,常有三菜一湯 $7 的中式便當
  • 在 Chinatown 滿多便宜的選項,不論是飲茶、燒臘、粥麵、水餃、大餅,很多都好吃又便宜,不少一餐 $10 以內的選擇。
  • 便宜的 Pizza 店也是在大街小巷都很常見,通常 pizza 也不會難吃到哪裡去。
  • 一些咖啡店裡面也會有輕食選項,可以坐下來享受氣氛。
  • 日式拉麵或日式、韓式簡餐也算是好吃便宜的選擇。
  • 義大利餐廳也有許多在 $15 上下。

這篇文章講紐約的餐車文化: 紐約地途》漫談紐約餐車文化
(2016.2) 這篇列舉了一些便宜好吃的實例:紐約地途》勤儉吃紐約



以下則列出一些我知道且覺得好吃的選項。紐約吃的東西很多很多,這絕對只是一小小部分。其實有時候在路上走,也會發現不錯的店,想要確定不是很糟的店,可以用 yelp 查查看。

幾間紐約博物館與其餐廳

以前總覺得博物館的餐廳通常又貴又不好吃,有點趁機從走累的遊客身上撈一筆的感覺。但紐約近年來有幾間例外,像是 MoMA 的 The Modern 跟 Whitney Museum 的 Untitled 都是由 Danny Meyer 打造、意圖成為紐約美食地圖上的一角,而不只是博物館附設餐廳。此外 Guggenheim Museum 的 The Wright 室內設計特殊、Neue Galerie 的餐廳則營造奧地利咖啡館的氣氛搭配其以奧地利藝術品為主的藏品、Morgan Dining Room 則以 Morgan 家從前的用餐空間為賣點。也許參觀博物館的時候可以順道在餐廳休息一下,品嚐餐點以及感受氣氛。(然而這幾間對我而言可能還不到特地去吃的好吃程度。)


Thursday, October 1, 2015

[紐約小地圖] Morgan Library 與 Grand Central 附近

在 三間小而精緻的紐約博物館 這篇提到了 Morgan Library。其實在 Morgan Library 附近有不少知名景點,像是西南邊的 Empire State Building,西北邊的 Bryant Park、New York Public Library 以及北邊的 Grand Central(中央車站)等等。另外,還有觀光客一般不太知道的 Scandinavia House。這附近飲食的選擇也相當多,這篇僅列舉一些選項。

Saturday, September 26, 2015

[隨筆] 你發現你來美國很久了,當你...

關於芬蘭的這種陳述,許多讓我百看不厭。也許對某些人來講這些像是內容農場文,可是每次看都有幾條讓我忍不住微笑,到現在還是這樣(因為我剛剛又找了一篇來看...),通常是因為又讓我再次想起某些我已經沒那麼常想起的小細節,腦袋總是會浮現一些好久沒想起的畫面。好比搜集挑選可以帶去超市買東西的塑膠袋,或是十一點的學校午餐。有時候則是記得那個特色但是還是忍不住微笑,像這這條:

When a stranger on the street smiles at you, you assume that:
a. he is drunk
b. he is insane
c. he is American

(其實另一點驚人的是那時芬蘭社會的一致性,還有單純,竟然一年就可以掌握不少特色。)

那美國呢?其實我沒有印象看過美國的,不過前陣子談話的時候心裡閃過的感覺讓我想寫一條。

我跟一些認識的台灣人有這樣的經驗:剛來美國的時候,錯把咖啡店裡的 Mocha (摩卡)當抹茶。甚至知道了以後可能偶爾再犯。頭一兩年聽到朋友分享這樣的經驗也總是很有共鳴。

現在紐約 Matcha(抹茶)正流行,我也早就習慣這兩個字不同,有些咖啡店既有 Mocha 也有 Matcha。

最近跟朋友聊天的時候提到紐約的抹茶風潮,說咖啡店裡也在流行賣抹茶。朋友說,不是摩卡吧?我先是愣了一下,直覺是這兩個字差這麼多,怎麼會搞錯,然後才猛然想起當年確實曾經走過一段傻傻分不清的時日。

所以這條是:「你發現你來美國很久了,當你不再錯把 Mocha 當抹茶。」

Friday, September 25, 2015

[隨筆] 紐約人的驕傲

以前還很討厭紐約的時候,覺得唯一能當作慰藉的可能是別人欣羨的眼神 — 那種當你說住在紐約的時候,對方以羨慕的口吻說「好好噢!」的狀況。— 可是實際上,聽到這種稱羨的語氣只是加重疏離感與某種不被理解的孤單,只能硬生生壓下正要說出口的種種委屈。

隨著時間愈來愈久,漸漸把紐約不舒服、不友善、不禮貌的種種拋在腦後。我們也開始有了紐約人的小小驕傲。

有一天老闆跟我說,他在寫論文的時候會輪流去幾間咖啡店。

我跟 P 說也許我也應該每天找一間不同的咖啡店寫作。

P 回應說,你老闆輪流去三間,你可以去三十間。


聲明:

雖然用「驕傲」一詞,但我們知道紐約的咖啡文化興起甚晚,比紐約厲害的地方很多,例如 Big Three of Third Wave Coffee 中的 Stumptown、Intelligentsia 和 Counter Culture 都來自紐約以外的地方。現在講紐約厲害的咖啡店,還是會提到外地來的 Stumptown、Intelligentsia、Gimme! 或 Blue Bottle 等等。

這對話只是我們之間的玩笑話,對我們的意義是:相比從前,我們現在打從心裡覺得紐約有有趣的地方。

我們並不打算成為驕傲的紐約人。

[紐約小地圖] 上東城博物館群附近的咖啡與輕食

紐約博物館眾多,在中央公園東側,從七十幾街一直到一百多街,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博物館,其中八十二到一零五街正式稱為 Museum Mile。除了著名的大都會古根漢之外,還有如精緻的 Frick Collection、藏有 Klimt 著名畫作的 Neue GalerieCooper Hewitt Smithsonian Design MuseumJewish Museum 一直到比較北邊的 Museum of the City of New York。(只是列舉一些...)

參觀這些博物館時若想要稍作休息,有一些地方可以選擇。這篇列了一些咖啡輕食,不過除了這幾個地方之外,還有不少其他選項,像是附近不遠處也有 Shake ShackPapaya King 等等好吃便利的紐約特色速食或是像 Two Little Red Hens 這間有名的點心店。

由北到南列出三間:

此外這附近還有一間有趣的專賣食譜相關書籍的書店:
Kitchen Arts and Letters 在 Lexington Ave 上,93rd St 跟 94th St 中間。

Tuesday, September 22, 2015

紐約甜點筆記

一如其他筆記,這篇是隨手記下吃過的甜點中覺得會想再吃的,一來作為自己的記錄,再來也可以綜合比較。但是很有可能有遺漏的,沒有記錄的可能只是還沒吃到而已。此外這些心得是根據自己的口味,未必客觀。



Friday, September 18, 2015

芬蘭印象

我在 2000 - 2001 年的時候到芬蘭西南部的 Turku (Åbo) 當高中交換學生一年。我就讀的是瑞典語的高中,住的三個接待家庭中有兩個主要講瑞典語,一個主要講芬蘭語。當時芬蘭約有 6% 的人口母語是瑞典語,芬蘭語跟瑞典語都是芬蘭的官方語言。Turku 的瑞典語人口大約 5.4%,因此在城市中主要還是講芬蘭語,我在街上則多以英文溝通。

那一年的經驗讓我很喜歡芬蘭,芬蘭的景色平淡卻雋永,芬蘭人也是。芬蘭人在歐洲是著名的害羞內斂,他們不會故作熱情,可是熟悉之後都是很要好的朋友。也可能因此,一旦了解芬蘭,很多交換學生都非常喜歡芬蘭。芬蘭很單純,人們實際又不卑不亢,讓訪客很容易找到芬蘭認同。

Wednesday, September 9, 2015

Acadia National Park 健行小記

Acadia 許多步道都短短的就可以登頂瞭望海上景色,海灣點綴著島嶼十分美麗。

只是走過的幾條步道的記錄,公園裡還有很多其他的路線。時間估計中含休息時間且算是用中等速度在走。走這些步道時要準備地圖跟足夠的水。

這幾條路徑中最喜歡 Bald Peak + Parkman Mountain,走起來有趣又不會太累,風景很不錯。另外走上 Beehive 也很好玩,結合 Ocean Path 的 loop 可以經過滿多不同地形跟景點的。

健行以外,Cadillac 山頂的景色跟 Bass Harbor Lighthouse 也很值得一看。

Wednesday, September 2, 2015

拉麵品嘗: Ramen Omakase at Yuji Ramen

位在 Williamsburg 的 Yuji Ramen 是我們最近十分喜愛的一間小店。店裡只有十二的座位,廚房也在同一個空間裡。他們早上賣日式早餐,平日晚上賣拉麵,週末晚間則有 Ramen Omakase。這間餐廳的師傅擅長魚料理,早餐的主食是魚肉,拉麵也多數是魚湯為底的,店裡的生魚片也很好吃。除了跟固定的魚販買魚,他們好像還會去 farmer's market 選購食材,每天的菜單可能略有不同。

Tuesday, August 11, 2015

電影 Woman in Gold(名畫的控訴)與 Neue Galerie New York

聽了朋友講述而對 Woman in Gole 這部電影產生興趣,尤其聽到原來電影正是圍繞著在 Neue Galerie 收藏的 Gustav Klimt 畫作 Adele Bloch-Bauer I 。


[給朋友的] 紐約旅遊的書籍與工具網站

這裡列出一些來紐約或是美國旅遊時對於計劃旅行有幫助的書或網站。在美國生活的人應該已經很熟悉,主要是針對訪客。

Monday, August 10, 2015

紐約抹茶筆記

這篇是在紐約喝抹茶的記錄。

以前去日本的時候總是喜歡喝抹茶拿鐵,甚至在成田機場轉機也找機會喝。到了美國後曾經在 Starbucks 點過抹茶口味的飲料,可是太甜了並不喜歡。

現在在紐約,抹茶拿鐵愈來愈流行,開了幾間專賣抹茶相關飲品的店,增加了喝抹茶的機會。甚至很多跟日本無關的咖啡店也開始賣抹茶拿鐵,可惜好喝的不多。這裡分享我喝過覺得不錯的,或是很熱門但是我沒那麼喜歡的。

Thursday, August 6, 2015

[給朋友的] 紐約視角看紐約:居住紐約的中文部落格/FB頁面

一些住在紐約的人有在寫網誌或經營 Facebook 頁面,很多很不錯,想知道當地人在做些什麼可以參考。

Wednesday, July 29, 2015

[給朋友的] 音樂劇筆記

這篇列出個人喜歡的劇。滿主觀的,每個人喜愛的不一樣。或是有時候同一齣戲第一次沒感覺,之後再看卻覺得好看,就跟看書一樣時機也要對才有感動或共鳴。(另外網路上幾乎每齣都可以查到心得或評論)。

寫在前面的小心得:如果擔心看不懂劇情,可以事先看故事大綱。

(2017.3) 除了幾齣經典的歌劇外,太陽馬戲團的 Paramour 滿精彩滿容易欣賞的。喜愛紐約的人則可以考慮以紐約為主題的 In Transit,用 TodayTix 抽 lottery ticket 還滿好抽到的 :)

[給朋友的] 紐約音樂劇買票資訊

常常有朋友來玩之前會問 Broadway 音樂劇的買票方式,寫了幾次覺得可以整理成一篇,因此寫了這篇(即使我本來覺得每個人都寫一篇也太重複...)。本來想像給朋友的訊息那樣減短寫,不小心就寫長了...

網路上資料很多了,我只著重在簡介買便宜票的方式與我比較熟悉的 rush tickets 部分,最後面則附幾個有其他資訊且更詳盡的網頁。

偷渡一則建議:
如果不排斥嘗試歌劇的話,Metropolitan Opera 提供網路購買當日的 rush tickets,只要 $25,比許多音樂劇實惠許多,買到的機會也相當大。當然,音樂劇會熱門是有原因的,歌曲容易朗朗上口,劇情緊湊參雜舞蹈表演形式等等。然後歌劇也有一些可能吸引一般人的地方,例如華麗精緻的佈景,雖然是外文但有字幕反而容易懂,唱腔十分細緻精煉等等。Met Opera 的表演廳也值得欣賞,通常觀眾的衣著也更為講究,就算當作去體驗一下什麼是歌劇也很不錯。

Monday, July 27, 2015

三間小而精緻的紐約博物館

這裡列出三間小而精緻,我很喜歡,覺得很值得參觀的博物館。

  • The Frick Collection
  • Morgan Library & Museum
  • Tenement Museum


紐約有很多各式各樣的博物館,有很多比較小的博物館也很精彩,但因為跟大都會(The Metropolitan)、自然歷史博物館(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現代美術館(MoMA)等知名博物館同在一個城市,對台灣觀光客來講名聲似乎沒有那麼響亮。

很多朋友來紐約看三四間有名的博物館,也就沒有時間力氣再看更多的。這篇可以給會在紐約待比較久、或是不想只看大博物館、或已經來過紐約的遊客參考。只是簡單的列出特色,其他地方還可以找到更詳細的資料。

這三間恰巧都是以前人真正生活過的空間,The Frick Collection 以宴客的廳堂為展覽空間,Morgan Library 主要部分是私人圖書館,Tenement Museum 則是胼手胝足的移民的生活空間。

另一個特色是因為不大,所以花一兩個小時就可以看完。又因為品質高,看完感覺收獲很多且滿足。另外也不會有超大博物館那種不知道要把注意力放在哪裡的困擾 :)(當然每個人喜歡使用的時間不同,我的感覺是看完剛好有告一個段落想休息一下的感覺。)


Thursday, July 23, 2015

2015 六月返台心得

間隔三年半才回鄉的結果是覺得什麼東西都變貴了。也許是在網路上看起來年輕人就業機會或薪資淒慘,讓我以為有能力消費的人不多。恐怕不全然是這樣,也許是富者愈富,貧者愈貧。這問題有點複雜。例如說,長輩們說在公司看到的部分年輕人因為薪水太少,乾脆不存錢,注重享樂而不在意把錢花光,想說反正等著以後繼承父母的房屋地產等等。聽到的時候雖然也為這樣的心態搖頭,但更感嘆薪資不公與高資本利得確實造成了負面的影響,人力與才能被導向對社會進步幫助不大的地方。假如許多年輕人的薪水甚至低於自己退休公教父母的退休金,叫大家怎麼會想要努力,能怪這些年輕人這麼想嗎?

又想到有些台灣公司以愛國愛鄉愛家希望吸引留學生返台工作,而在美國的公司以聰明有能力的同儕以及鼓勵合作的環境吸引人。(雖然不是強調的重點,但同時美國公司的薪資與福利也非常好...)有點感慨。

在臺北路過許多房仲門市,大安中正區四五十坪的房子動輒五、六千萬,租金則低於五、六萬。看來台北精華地段房價租金比真的很高。我還是相信租金反映對房屋的需求此一說法。另外臺北人口這幾年持平,很難想像之後房屋需求會大增。(不太相關不過可不可以不要再蓋又高又醜又沒人住的房子了。)

很高興看到一些只賣一味堅持扎實做法的老店還在,很高興他們撐過了大家偏愛新鮮事物的時期。不過我想胖達人會紅,代表有些人吃不出來真材實料,或是就算自己不覺得好吃也想要跟流行。(好啦我承認沒吃過而是聽來的XD)這個現象不管在臺北還是紐約好像都可以看到。

水果,台灣的水果是留學們想念的一部份。不過這次發現臺北買得到的水果有些又貴又沒有從前好吃。如果直接跟小農買,價錢便宜又好吃,但是運費幾乎跟水果一樣貴,加上運費後可能跟臺北買的差不多價錢。到底怎麼判斷中間商/運輸商”應得”多少錢?另有一說是中國遊客來台帶動物價上漲,例如他們想吃蓮霧,但根本不知道蓮霧哪裡有,或是不會去產地,那商人便把蓮霧送上阿里山等等他們會去的地方,高價賣出。噢,我之前沒有想過這個可能。那因為中國遊客來台造成水果或夜市漲價,果農跟夜市老闆到底有沒有賺到啊… 不知道有沒有這方面的論文。

另外,也注意到因為出國幾年我開始介於台灣居民跟僑民中間,說話好像要小心,即使目前對美國來講我只是非移民目的的學生身份。我不想成為在國外對台灣說三道四而且對台灣認知停留在出國時刻的活化石。(我知道我以前多受不了這種人。)可是我也還是關心台灣社會的走向,也希望哪天能做些什麼。到一個新的環境的時候難免會注意到跟以前住過的地方有什麼不同,比較生活的舒適便利、比較社會觀點、比較對世界的看法。第一次是芬蘭對比台灣,現在是美國對比台灣跟芬蘭。可是我希望當我講國外的優點的時候是希望台灣進步,當我講台灣的優點的時候是希望保持,也希望大家(包含我)能不卑不亢。這些現象背後總有些原因、有些脈絡,不是單純好或不好。總之希望在點出我認為的國內外的優缺點時不帶著令人討厭的情緒,像是謾罵、輕視、或是想顯得自己比較高級。

Thursday, July 16, 2015

Tuesday, July 14, 2015

從臺北果汁吧跟珍奶店說到紐約抹茶店

這次回臺北喝了好幾次芭樂鳳梨汁。以前就很喜歡果汁吧,雖然一杯水果原汁比便宜的珍奶貴上許多,還是很喜歡新鮮水果的味道。媽媽一直說希望路上的果汁吧能比飲料店多,覺得水果是台灣的特色之一,如果能更多人欣賞現打果汁,也更能穩定水果產業吧。我覺得看起來有變多的趨勢,起碼跟三年半前比,有許多新的店家開始賣,有些水果攤也設了果汁吧。應該是因為喜歡喝的人也變多了吧?

其實在台灣的時候不常喝珍奶,偶爾會很想喝,可是平常不太喝。反而是到美國來以後跟同學們喝著喝著開始喜歡。常喝之後慢慢變得比較挑剔,我喜歡茶味重的、加鮮奶的、有紅茶以外的選項的。最喜歡的可能是紐約的 Teado 跟灣區的 Ocha。臺北的話,這次覺得烏鐵、茶湯會還有一品蘭敘不錯。

感覺手搖飲料有漸漸精品化的趨勢,從臺北街頭出現較高價但也較講究的茶店可以看出來。就像咖啡精品化的過程一樣,開始重視茶葉品種與來源、重視品質、重視使用天然原料熬煮調味用果醬、重視做茶類飲料的每一個環節。

說到珍奶店,有時候會想為什麼珍奶店不常像咖啡店一樣變成一個有氣氛有特色的空間。現在大家會去喝飲料,可是不會去朝聖。在紐約一杯珍奶的價錢跟咖啡相差無幾,亞洲人或亞裔很愛,可是好像也沒有變成一種大眾間的流行。(好吧,私心希望流行起來之後每幾個 block 就有一間好喝的珍奶店。)

不過紐約人的口味也真難捉摸,有時候覺得在紐約「行銷」似乎占了很大的比重。譬如說 Christopher St. 地鐵站旁專賣抹茶拿鐵的店。有著類似咖啡店的形態與氣氛。裡面總是擠滿了人。可是我們試了兩次,都覺得不香不濃不好喝。到底是我們不懂,還是這些人不懂。他們究竟是真的覺得好喝,還是只是在跟潮流?而幾間日式抹茶拿鐵道地濃醇的店反倒沒有這麼熱門。家裡附近的咖啡店似乎也跟風開始提供起抹茶拿鐵,可惜也是不夠好喝。(就算每個區域都有提供抹茶拿鐵的店,可是大多不好喝又有什麼用。)

紐約 Teado: http://www.yelp.com/biz/teado-tea-shop-new-york (桂花烏龍奶茶)
灣區 Ocha: http://www.yelp.com/biz/ocha-tea-caf%C3%A9-and-restaurant-mountain-view-2 (Hojicha Latte)

這篇 關於珍珠奶茶 簡列各地我喜歡的店

Monday, July 13, 2015

紐約日式麵食筆記

這篇是紐約的日式麵食記錄,根據個人口味喜好的主觀心得,因此只能當做參考。譬如說我偏好清淡的湯頭,而拉麵有許多不同流派,許多重濃厚,因此有些朋友跟我喜歡的店家完全相反。另外,名單並不完全,據說紐約有六十家拉麵店 (2015)。隨著去吃的店增加,這篇可能會增加新的心得。

偶爾更新的心得簡述

(2017.3)還是很喜歡 RakuMu Ramen 、Samurai Papa 跟 Kokage,大約一年吃一次的牛肉拉麵 Takashi 也還是很好吃。

(2016.4)最近很喜歡的是賣烏龍麵的 Raku,吃過四種不同的烏龍麵都非常喜歡,saba sushi 也很好吃。假日晚間好像多少需要等,但是下午來通常會有位置。

(2015.8)去了 Ivan Ramen 跟 Mu Ramen 之後也覺得非常喜歡,是很用心的食物,有機會成為我最喜歡的拉麵店。(這兩家中目前喜歡 Mu Ramen 略多一點。)

(2015.7)整體來說,最喜歡的還是 Totto Ramen 本店,但是為了避開排隊人潮只會在早一點的時間去。特殊的秘密拉麵類中,在 bar 裡面的 Benkei Ramen 跟只有週末午夜開的牛肉拉麵 Takashi 都非常好吃,只是營業時間特別,不是那麼常去。另外,也很喜歡精緻走向的 Kokage,其 saba sushi 特別好吃,不過價格不便宜。蕎麥麵店 Cocoron 也不錯。位於 Williamsburg 的 Yuji Ramen 以魚為主題,精緻好吃。平日較常去的大概是 Jin RamenRamen Ya,不過這可能跟一般活動範圍在曼哈頓西邊也有關係。


最下面有地圖,另外,我做了一篇簡單的索引紐約日式麵食筆記之目錄

Tuesday, July 7, 2015

歌劇筆記 (紐約 2011-2015)

聽歌劇這個興趣是在紐約開始的。以前總覺得歌劇很不容易懂,講究歌唱技巧,可是傳統唱腔不像百老匯音樂劇容易朗朗上口。又因為講究技巧,主角們也不像音樂劇的外型亮眼。

然而在找尋紐約有什麼特別的活動的時候發現大都會歌劇院 (The Metropolitan Opera) 有提供平日 $25 週末 $35 的學生票,而且還可以事先在他的官方網站上買,不像音樂劇的 rush tickets 要當天現場買,可能要排隊也可能買不到。除了學生票,他們也有表演當日的 rush tickets,原本是去現場買,一度改成前一天在網路上登記抽籤,現在則改成當天中午在網站上購買,先搶先贏。買到票的機會還滿大的,而且位置通常不錯。

2011 年自己去看了 RodelindaSatyagraha。這兩齣都不是極出名的作品,一個比較早期,一個是現代的抽象創作。看了之後還是不太確定自己喜不喜歡。

下面則列出了 2012 到 2015 年間看的歌劇以及短短的外行人心得。


Monday, June 29, 2015

Saturday, May 2, 2015

[冬季戰爭相關] 從冬季戰爭看芬蘭文化:sauna

從照片中可以看到,冬季戰爭跟繼續戰爭中,芬蘭將士不忘洗 sauna。

Sauna,可稱作芬蘭浴,是芬蘭人生活習慣的一部份,現在五百多萬人口的芬蘭約有兩百萬座 sauna。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安裝 sauna,湖邊的度假小屋更是必備 sauna 小屋。夏天的週末站在海灣邊,可以看到沿岸處處升起燒柴火的煙,那是家家戶戶在準備 sauna。據說有句芬蘭諺語是 “Koti ei ole koti ilman saunaa.”「沒有 sauna 的房子不能稱為家」。

sauna 其實就是用柴火把石頭燒熱,再在熱石頭上澆上水,水馬上變成蒸氣,充滿小房間。習慣上在 sauna 裡是什麼都不穿的,而公共的 sauna 一般會分男女。在充滿蒸氣的房間坐一陣子之後,可以到外面沖水,也可以跳到湖裡或海裡游泳,冬天還可能在雪中滾一圈,之後再回到充滿蒸氣的房間裡,如此反覆。比較講究的,還會用樺樹枝葉拍打身體。sauna 裡通常有不同高度的幾層木板,喜歡熱的人可以坐高一點,受不了的人往低處坐。在公共 sauna 裡遇到的芬蘭老太太,常常往石頭上猛加水,一開始真的難以適應這種溫度,常常需要以手掩面。

(a_362) Särkkälän sauna lämpiää.
Suistamo. 1940.01.05

(4616) Korpisauna Joutsijärvellä.
Joutsijärvi 1940.02.09

(51170)
Kuinka suomalainen tulisikaan toimeen ilman saunaa sodassa. Korpisaunoja nousee joukkojen liikkumispaikkoille Karjalan korpiin.Tässä yksi sellainen, n.15km itään, Nurmijärven tiellä.
Repola 1941.09.18


照片下載自 SA-kuva (Finnish Armed Forces photograph)
Photos are from SA-kuva (Finnish Armed Forces photograph)
http://sa-kuva.fi/

Saturday, April 25, 2015

[冬季戰爭] 芬蘭的婦女組織 Lotta Svärd

冬季戰爭讓芬蘭全國動員,女性雖然沒有上戰場,但是擔任支援軍隊的任務,或是後勤補給等,也許縫製冬衣戰袍,也許代替男性在生產上的角色。例如私人農場上少了男性與馬匹,就變成女性和小孩分擔工作。

Lotta Svärd 是一個大規模的女性志願組織(據說是世界最大的女性組織),在冬季戰爭跟繼續戰爭間有重要的角色。



Tuesday, April 14, 2015

芬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角色:如何在列強角力下維護自身利益

芬蘭最重要的目標是維持主權獨立。冬季戰爭開始前芬蘭曾經尋求不同的盟友,一開始想要結合波羅的海三小國跟波蘭共同防禦俄國。但是後來波蘭被瓜分,再後來波羅的海三小國成為俄國的附庸國。這個方向失敗之後芬蘭一度提出中立的北歐這個概念,希望北歐各國都維持中立,但是也互保協防。但是俄國顯然不管芬蘭怎麼重申自己中立的立場,都堅持德國可能會經由芬蘭入侵列寧格勒,因此一定要拿到 Karelia 跟芬蘭灣裡的一些戰略位置。交換談判失敗就用打的。

冬季戰爭結束時芬蘭割讓 Karelia,芬蘭人普遍不甘心,也擔心俄國再度進攻芬蘭。英法瑞典等無法幫忙,大家都有各自的局勢要顧。英國不願意對俄作戰,瑞典想保持中立來保平安。芬蘭因此跟同樣對俄作戰的德國並肩作戰,因此成為接下來的 Continuation War 中的侵略方。不過芬蘭跟德國的合作很特別,芬蘭很努力不要成為德國的盟國,也不要受到德國指揮,很小心地劃清界限。芬蘭認為他們雖並肩作戰,但各自追求自己的目標。例如芬蘭軍隊並不參與列寧格勒圍城戰,只守住冬季戰爭前的國界(加上一點點緩衝區)。芬蘭從來沒有簽署軸心國成員簽署的三國同盟條約。芬蘭軍隊中一樣有芬蘭猶太人。或是戰爭中間德國提出讓芬蘭的總指揮 Mannerheim 統帥在芬蘭境內的八萬德軍,但是 Mannerheim 小心拒絕了,不希望成為德國的附屬。

一開始他們認為德軍可能會在對俄戰線戰勝,但戰爭後期他們認為德國會戰敗,這時候芬蘭政府的問題變成何時跟俄國談和。太早會激怒德國使之報復,太晚會讓芬蘭被俄國並吞。這中間芬蘭有很多”有趣”的政治算計。其中一個是在戰爭快結束的時候,他們已做好準備會需要跟俄國談和,但是芬蘭防線正被俄軍往後推,他們還需要更好的武力防禦,才能談到不要太差的條件。剛好此時德國希望芬蘭保證會繼續作戰,芬蘭由總統 Risto Ryti 出具信件向德國保證會繼續對俄作戰,因此獲得在芬蘭的德軍繼續作戰且德國提供援助。芬蘭穩定住前線之後,準備談和前,讓總統 Ryti 辭退,由 Mannerheim 接任總統,此舉讓 Ryti 之前跟德國談的條約失效,然後與俄國開啟和談。

Ryti 根本是為了局勢犧牲自己的政治生命。不只這樣,戰後他被當戰犯審判,判刑十年,後來在 1949 年才由芬蘭總統特赦。芬蘭民間一般認為他是犧牲者,他在現代芬蘭聲望很高,曾在 2004 年被選為第二偉大的芬蘭人(第一個是 Mannerheim )。芬蘭這些被判刑的戰時政府官員,哪個不是為了芬蘭主權跟領土的完整而作出決定。而且對芬蘭人來說,十分諷刺的是一開始開啟冬季戰爭入侵芬蘭的俄國,沒有任何一個人受到判刑,沒有任何一個人需要對展開戰爭負責。因此輿論認為芬蘭戰時政府人員被判刑只是做做樣子給俄國看罷了。從名字中可以看到,Continuation War(繼續戰爭)對芬蘭人來說是冬季戰爭的延續,要收復冬季戰爭中失去的土地,並非真的想侵略俄國。(比較有爭議的點是在 Continuation War 中芬蘭拿回 Karelia 之後一度推進 East Karelia,這部分超過 1939 年國界,理由是這裡的文化語言屬芬蘭,芬蘭剛獨立時就有疆界糾紛,但是因為這段期間俄國在此區移入其他文化與語言的人,造成這區人民並非全部希望能併入芬蘭。)


其他關於芬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的歷史的文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芬蘭

更多關於芬蘭的文章列表可以參見上方頁面芬蘭回憶

Monday, April 13, 2015

[冬季戰爭] 總結

冬季戰爭以芬蘭接受嚴苛的和談條件結束,割讓的土地比戰前俄國要求的還多。有人認為那芬蘭還不如不要打這場戰爭。但是許多西方史家的看法是芬蘭當初如果接受交換土地的條件也只是延遲戰事而已,俄國意欲控制芬蘭,如果芬蘭不願意,那戰爭無法避免。有一說是比較波羅的海三小國,二戰初始就接受條約,但內政也受到干預,後來被併入蘇聯。芬蘭好歹保有主權獨立的事實,也保有市場經濟跟民主政體。

當然也有俄國史家認為俄國一直以來都可以談,並沒有一定要佔領芬蘭,也不一定想要像控制波羅的海三小國一樣控制芬蘭。而芬蘭戰前拒絕交換土地讓俄國政府很困惑。

至於冷戰期間芬蘭向俄國靠攏的程度到底有沒有傷害主權又是另一個爭議點,不過若比較芬蘭跟那些被納入「鐵幕」的國家,芬蘭人的生活、經濟與自由程度要好得很多。

在冬季戰爭裡,芬蘭讓俄國知道拿下芬蘭是很貴的:你也許還是拿得下芬蘭,可是會讓你付出很高的代價。也許對芬蘭人來說,只要能貴到讓俄國遲疑就達到目的了。

冬季戰爭受到注目的地方是芬蘭以小搏大吧。例如 Battle of Raate Road 成為軍事教材裡常提到的經典例子。芬蘭軍隊靠著熟悉地形與氣候發揮優勢,使俄國付出昂貴的代價,俄國戰後有將領說「我們拿到的土地也只是剛好埋葬我們陣亡的士兵而已」。冬季戰爭當時受到許多國家的注意,許多外國記者進駐赫爾辛基,但據說因為大家讚賞芬蘭有些報導也比較誇張。

戰後俄軍死傷約是芬蘭的四到五倍。不過有這樣的數字其實跟俄國對待戰爭的態度有關,只要能達到目的,他們不在乎傷亡。有些指出俄軍在清除地雷的時候是採用讓一排士兵手牽手走過去這種方法,或是當芬蘭設計讓俄軍進入陷阱然後攻擊,俄國士兵大量死亡,後面明知是陷阱卻還是繼續送上更多勇敢的士兵,連續幾天,屍體堆疊四五層,讓芬蘭人很意外,甚至機關槍手感到害怕,說縱然再厭惡俄國入侵芬蘭,眼前死亡的終究是一個個的人。

至於冬季戰爭的影響,紅軍的問題暴露無遺,英法的戰爭決策也無效率,讓德國覺得有可能戰勝紅軍。不過另一方面,俄國也因此發現自己的缺點,展開重整,但完成也是一段時間之後了。

看完芬蘭二戰的故事,對強權間生存可能會有比較現實的看法。芬蘭並不想參與這場競爭,想要維持中立,卻還是被迫進入戰場。芬蘭人不能妥協的是國家主權,事後來看他們成功了,可能是運氣很好,但也是有能力把握住機會。想要用外國勢力對付外國勢力,但是同時要注意不要玩火自焚,芬蘭這次做到了。

其實國家就跟個人一樣,命運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裡,只能就情勢去找出對自己做有利的操作。自然芬蘭的位置也有關係,西方國家也希望芬蘭維持民主政體與市場經濟。

其實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苦衷,大家都想選對自己最有利的。瑞典希望維持中立,然後希望芬蘭當作與俄國間的緩衝區,緩衝區缺一角沒關係,所以只要芬蘭保持獨立,割地對瑞典影響相對小。可能因此瑞典並不希望為了芬蘭會不會缺一角跟俄國正面衝突。英國最大的敵人是希特勒,因此不希望跟俄國正面衝突,後來西歐丹麥挪威陸續淪陷,更是需要更俄國合作,因此對俄國的侵略與屠殺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蘇俄呢,聖彼得堡位在芬蘭灣的底端,船艦進出實在不安心,又擔心德國經由芬蘭入侵聖彼得堡,因此想要拿下 Karelia 跟在 Hanko 半島建軍事基地。芬蘭呢,想要維持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所以有時跟德國並肩合作,戰後又對蘇聯低聲下氣。不過小國的願望比較卑微,大概相較之下也就比較正義一點。

至於當大國的國民好還是小國的國民好,也很難講。大國對外能夠成為一方強權,對內卻未必照顧每一個人。小國生存得看人臉色,但是因為人少所以每一個人都很重要,因此比較重視尊重每一個人。

再看到芬蘭內部,芬蘭當時是民主政體,國內也有不同聲音,每個決定前也都有不同意見,不過戰爭開打之後就大家全力對抗。看芬蘭政府內的各種意見與折衝權衡也滿有趣的。


其他關於芬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的歷史的文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芬蘭

更多關於芬蘭的文章列表可以參見上方頁面芬蘭回憶

Thursday, April 9, 2015

[冬季戰爭] 戰爭的結束

再複習一下芬蘭跟俄國的武力如何懸殊。

人口:芬蘭約三百六十萬人,俄國約一億
兵力:芬蘭軍隊一開始有 18 萬人,加上後備軍人後達到 34 萬,俄國在芬蘭戰線一開始出動 45 萬到後期出動 75 萬,總計可能將近一百萬。
坦克:芬蘭 32 輛(且少於一半有配備武力...),俄國三千到六千輛。
戰機:芬蘭 114,俄國 3880。

比例大概至少是:
兵力 1:3
空軍 1:5
大砲 1:5
坦克 1:80

俄國擁有優勢武力,本來預計在兩周內拿下芬蘭,甚至告誡士兵不要不小心穿越芬蘭跟瑞典的邊境而進入瑞典。(加上之前提的帶著軍樂隊跟擬好演講稿...)然而俄國軍隊沒有對芬蘭的地形與嚴冬做好準備。芬蘭三分之二被森林覆蓋,十分之一是湖泊。路網稀疏,多數頂多是碎石路,並沒有鋪設道路。這種地形不利大規模的行軍。而俄國的坦克與步兵只能停留在道路上,讓芬蘭可以使用 motti 戰術。另外,坦克跟士兵都沒有雪地白色偽裝,很容易被看到。芬蘭軍隊則打游擊戰,發揮滑雪能力,善用狙擊手。(俄國沒做好準備等狀況應該跟史達林大肅清之後紅軍領導階層出問題有關。)湖泊地形則是對俄國有利有弊,好處是結冰的湖泊方便坦克行駛,壞處是芬蘭等俄國軍隊都在冰面上之後把冰面炸掉,俄國隊伍就整個沉到水底了。

其實一開始芬蘭軍方也不看好戰爭情況,總司令 Mannerheim 在戰前就希望政府能談到較不嚴苛的交換土地要求然後接受。戰爭開始時,他估計芬蘭防線可以撐七到十天,也只能希望之後會有西歐或瑞典的援軍。戰爭剛開始的頭一周俄軍行進順利,有些芬蘭軍隊士氣受到打擊(本來就知道自己兵力遠少於對方...)甚至潰散,再後來某些戰役成功之後才重建士氣。

芬蘭除了人數少於俄軍之外,彈藥也嚴重不足,一開始估計只能撐 19-60 天。不過隨著戰爭進行,一開始俄國在一些戰役慘敗,芬蘭軍隊因此取得這些軍隊的彈藥、坦克與武器。(一度呈現兵器愈打愈多的狀況…)

芬蘭一開始預期俄國會集中攻擊位於列寧格勒(聖彼得堡)西北方的 Karelian Isthmus,沒想到北中南同時有大批軍隊進攻。中北部的進攻在芬蘭預期之外,因為這些地方森林密集的地形不利侵略者,對俄方來說後勤補給也不易,不過也是這些地方芬蘭表現好的出乎意料。但主要決定性的戰場還是 Karelian Isthmus。這是一片位於芬蘭灣跟 Lake Ladoga 中間、寬約 120 公里的土地。這裡沒有密集的森林,接近鐵路,對俄國來說補給也比較容易。原本 Mannerheim 曾經帶領修築一條防線,以壕溝、碉堡、鐵絲網以及大石頭組成的坦克路障等等構成,戰前又在防線前埋入大量地雷。

一月底,俄國也意識到自己的狀況很差,開始重整,派出(沒有被肅清掉的)將領 Semyon Timoshenko 帶領,調派更多軍隊,集中火力攻擊 Karelian Isthmus 上的 Mannerheim 防線,那時候的態勢大概是俄國一定要突破防線,就算用人海戰術也要衝過去。俄國採取的策略是先密集轟炸芬蘭防線,一度到每一平方公里四百枚砲彈的程度,再由軍隊衝鋒。二月,Mannerheim 防線被突破,芬蘭軍隊陸續撤退到靠近 Viipuri 的次要防線。而同時芬蘭也差不多沒有彈藥了,砲彈全部用完,武力只剩機關槍跟來福槍,只能看著俄軍靠近防線。

此時法國政府希望芬蘭繼續撐下去,法國跟英國也願意提出援軍,但援軍需要經過挪威跟瑞典,而挪威跟瑞典想要維持中立,一方面害怕激怒德國而被侵略,一方面也懷疑英法其實意圖奪取其鐵礦跟港口,並非真的要幫芬蘭,因此沒有答應芬蘭政府請求讓英法軍隊通過期國土到達芬蘭的要求。(此外芬蘭若割地求和,只要還是保持獨立,對瑞典來講跟俄國間的緩衝區也就還是在。)在此情況下芬蘭同意談和,於三月十二日簽署莫斯科條約,割讓 Karelia 與部分島嶼。

但對芬蘭人來說,這只是暫時的,對他們來講,後來的 Continuation War 正如其名,是冬季戰爭的延續,要娶回被強奪的土地。

Karelia 絕大多數人(約四十萬人口)選擇移居芬蘭。之後的 Continuation War 芬蘭一度取回 Karelia,但最後還是戰敗和談割讓給俄國。許多芬蘭人世居 Karelia。譬如有個家族在其農場上已經居住到第十一代了,卻被迫離開,他們後來在蘇聯瓦解之後回去看以前的農場,然後買下來當做夏天度假的地方。

(事後有史家從戰後解密資料中推斷當時英國真的是想要奪取鐵礦,並無意真的與俄國交戰。且當時有提議從芬蘭北方港口登陸,無需經過挪威跟瑞典,也被否決。)

最後附上一些芬蘭人大規模撤離 Karelia 時留下的照片。

照片下載自 SA-kuva (Finnish Armed Forces photograph)
http://sa-kuva.fi/neo?tem=webneoeng


Evakuoituja tavaroita Joensuun asemalla
Joensuu 1940.03.19
車站旁撤離中

Värtsilästä evakuoitua tavaraa Kaurilassa.
Kaurila 1940.03.25
撤離後


Evakuointia Tyrjä-Parikkala
1940.03.15
撤離中

Sotilas auttaa evakuoituja vanhuksia Syväorosta etelään
Syväoro 1940.03.20
軍人幫忙老人撤離

Saturday, April 4, 2015

[冬季戰爭相關] 芬蘭的香腸湯 siskonmakkarakeitto

讀冬季戰爭讀到太入迷,看到傳說中的 "sausage war" 就做了故事中的 sausage soup (siskonmakkarakeitto)。Siskonmakkara 是一種用新鮮豬肉做的香腸,沒有醃製過。不過我用的是熱狗。除此之外還加了芹菜、紅蘿蔔、馬鈴薯跟 rutabaga蕪菁甘藍?)。


Siskonmakkarakeitto 變化版


Friday, April 3, 2015

[冬季戰爭] 國際輿論與援助

俄國一開始入侵芬蘭的時候受到國際譴責,俄國被逐出國際聯盟(國聯)。可是國聯沒有辦法發揮太大的作用,蘇聯根本不在乎國聯會員身份。而俄國因為被譴責所以才會有 Molotov 在廣播上宣稱那些不是轟炸機,是去投麵包的人道救援機這種瞎話。

由於一開始歐洲戰場只有芬蘭東邊戰況激烈,廣受矚目,然而國際同情與讚賞雖多,實質的幫助卻十分有限。

許多國家捐贈醫療物資人員、提供現金或借款、部分捐助(或是賣)武器彈藥。另外也有許多國家的自願者加入芬蘭軍隊,以瑞典挪威丹麥等北歐國家最多。

美國由前總統胡佛組織,募集了兩百五十萬美元給芬蘭。這部影片是當時的廣告,十分有趣: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wQmwbQttkY

裡面簡述芬蘭人愛好和平,過著簡樸的生活,又有著現代化的城市。介紹芬蘭知名的建築師(Eliel Saarinen)跟音樂家(西貝流士),背景音樂就是西貝流士的芬蘭頌。讚賞芬蘭人有民主政體,並持續按照還款計劃償還一次世界大戰時的貸款(大部分國家都不還了XD)然後簡述戰況,由胡佛呼籲捐款。

美國人當時普遍對俄國的行為感到氣憤,甚至有商家拒賣商品給俄國人,而俄國官員卻不以為然,竟然比喻說「這就跟拒賣東西給一個打老婆的男人一樣」。(跟我們的鄰居說的話真像...)

瑞典當時不結盟,但是還沒有貫徹中立政策。在冬季戰爭期間對芬蘭捐助了現金、武器,還有許多瑞典人自願到芬蘭幫忙,他們在戰爭結束前完成訓練加入前線。另外,瑞典將他們軍隊約三分之一的武器設備交給芬蘭或是瑞典去幫忙的自願軍,包含槍支、彈藥、戰機。

除了瑞典有約 8700 志願者,也有 1010 丹麥人,1000 愛沙尼亞人,725 挪威人,366 匈牙利人,及一些其他國家的人志願到芬蘭參與戰爭。美國跟加拿大也有一些芬蘭移民或是芬蘭裔的人組成一支隊伍前往芬蘭。這些志願者裡面約有 55 人死亡。

(有些輿論認為要是瑞典一開始願意派正規軍來到芬蘭,也許戰爭的結果會不一樣,甚至俄國就不會侵略芬蘭的。不過這種假設性問題都很難說,瑞典也有自己的難題要面對。而芬蘭人還是非常感謝瑞典、其它北歐國家跟其他國家的幫忙。)

匈牙利的隊伍的故事滿有趣的。匈牙利同情芬蘭(又是另一個故事),有兩萬五千人志願要到芬蘭作戰,最後選出 350 人,在一月進行了約一個月的訓練,之後出發前往芬蘭,當時無法穿越德國,所以繞道經過義大利,法國,英國,挪威,瑞典,才抵達芬蘭。路上他們宣稱是一個要去滑雪的觀光團。到芬蘭的時候已經三月二日了,開始接受冬季戰事的訓練,學習滑雪等等。然而在他們能上前線之前,戰爭結束了,他們因此感到鬱悶。後來四月到五月間,他們協防芬蘭新的國界。5/20 的時候離開芬蘭返回匈牙利,這次德國允許他們穿越德國。

法國也有援助戰機跟彈藥等等。

英國首相丘吉爾曾經在一個演講(January 20, 1940)中大大讚賞芬蘭,說芬蘭「展現了自由的人可以做到什麼」。讚譽很好,不過芬蘭人更需要子彈。英法本來計劃要派總共五萬人的軍隊前往芬蘭,不過因為挪威跟瑞典政府不同意這個軍隊經過國土而告失敗。這部分在戰爭的結束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邱吉爾的演講節錄:

"Only Finland-superb, nay, sublime-in the jaws of peril-Finland shows what free men can do. The service rendered by Finland to mankind is magnificent. They have exposed, for all the world to see, the military incapacity of the Red Army and of the Red Air Force. Many illusions about Soviet Russia have been dispelled in these few fierce weeks of fighting in the Arctic Circle. Everyone can see how Communism rots the soul of a nation; how it makes it abject and hungry in peace, and proves it base and abominable in war. We cannot tell what the fate of Finland may be, but no more mournful spectacle could be presented to what is left to civilized mankind than that this splendid Northern race should be at last worn down and reduced to servitude worse than death by the dull brutish force of overwhelming numbers. If the light of freedom which still burns so brightly in the frozen North should be finally quenched, it might well herald a return to the Dark Ages, when every vestige of human progress during two thousand years would be engulfed."


參考資料:

Foreign support of Finland in the Winter War


最後附上一些來自其他國家的自願兵的照片

照片下載自 SA-kuva (Finnish Armed Forces photograph)
http://sa-kuva.fi/neo?tem=webneoeng

Savonlinna 1939.12.01
Ruotsalaisen Punaisen Ristin jäseniä Savonlinnassa.
瑞典紅十字會救護車

Tornio 1940.01.07
Norjalaisia.
挪威人

Tornio 1940.01.08
Ruotsalaisia saapuu.
瑞典人
Oulu. 1940.01.10
Tanskalaisia.
丹麥人
1940.05.20
Unkarilaiset vapaaehtoiset lähdössä satamassa
匈牙利自願者前往土庫(Turku)港口,準備離開芬蘭


其他關於芬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的歷史的文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芬蘭

更多關於芬蘭的文章列表可以參見上方頁面芬蘭回憶



Thursday, April 2, 2015

[冬季戰爭] 簡述芬蘭歷史,國際情勢與冬季戰爭的開始

簡述芬蘭歷史


芬蘭地廣人稀,國土多數為森林與湖泊(因此別名千湖國),稀疏地居住著一些農夫、獵人與漁夫。這些人講芬蘭語,芬蘭語屬芬烏語系,跟其它北歐語言差異很大。芬蘭西邊是瑞典,東邊是俄國,自十三世紀起被瑞典統治六百年,瑞典在十七世紀崛起成為歐洲強權,十八世紀時逐漸失去影響力,剛好此時俄國崛起,彼得大帝遷都聖彼得堡,凱薩琳女皇跟亞歷山大一世等持續致力於歐洲化,俄國向西發展成為歐洲強權,於 1809 年從瑞典手中取得芬蘭。芬蘭成為俄國轄下一個高度自治的大公國。十九世紀末俄國開始加強「俄國化」,芬蘭人十分抗拒,同時間芬蘭民族意識漸強,這期間有許多作家畫家音樂家以芬蘭景色或一般平民為作品主題,藝術不再單為貴族服務。1917 年,趁著俄國革命混亂,芬蘭宣布獨立,不久後持續四個月的內戰爆發,後來由由保守議會、上流階層(講瑞典語的貴族)與北方農夫為主的白軍獲勝,擊敗一開始由蘇俄支持的、主張激進社會主義的工人與佃農階層組成的紅軍。(白軍有受到德國援助還有瑞典志願者幫忙。)


冬季戰爭的開始


1932 年芬蘭與蘇俄簽署互不侵犯條約。

1939 年,俄國希望能跟芬蘭交換土地,俄國要求 西 Karelia 還有租借芬蘭灣的 Hanko 半島 跟一些島嶼,俄國提出用 東 Karelia 交換(東 Karelia 大多為苔原森林等)。理由是俄國跟德國對峙,認為需要這些戰略地點才安全,且認為列寧格勒離邊境太近。這些要求被芬蘭拒絕。(芬蘭曾提出割讓比較少土地的交換,但俄國不接受。)

1939 年八月,蘇俄跟德國簽署 Molotov–Ribbentrop Pact,明文互不侵犯,另包含秘密條約,劃分勢力範圍,包含羅馬尼亞、波蘭(後來二戰一開始第一個被瓜分的)、立陶宛、愛沙尼亞、拉托維亞(波羅的海三小國),還有芬蘭。(此條約直到 1940 年六月德國侵犯俄國才失效。)

1939 年九月,德國入侵波蘭,之後蘇俄從東入侵波蘭(為什麼我只記得歷史課本裡說二戰歐洲戰場是由德國入侵波蘭開始的...)。九月到十月,波羅的海三小國陸續接受條約,允許俄國建立軍事基地等。同時芬蘭悄悄動員軍事。

十月,由於”交換”土地協商談判失敗,俄國開始準備入侵芬蘭,無視 1932 年簽署的互不侵犯條約。十一月二十六日,俄國轟炸自己的邊境城鎮 Mainila,宣稱是芬蘭動武,以此合理化入侵行為。十一月三十日,俄國從北至南入侵芬蘭邊境,動員 45 萬士兵,並轟炸赫爾辛基。十二月一日,俄國成立傀儡政府芬蘭民主共和國,希望能吸引工人階層加入,日後能順利將芬蘭併入蘇聯。然而不如蘇俄預期,芬蘭全國上下包含社會主義者都支持芬蘭政府。(軍隊裡奮戰的士兵可能上次選舉投給芬蘭共產黨。)

芬蘭全國團結一心其實也是受到國際情勢的影響。一方面芬蘭社會階級對立較不嚴重,只是各自有自己對政治外交的期待。原本中上層階級認為若俄國入侵,德國會支持芬蘭對抗俄國,而工人階層則相信俄國會保護芬蘭對抗德國。但是德蘇簽署 Molotov-Ribbentrop Pact 讓雙方都希望落空,眼看德蘇共同瓜分波蘭。再加上國際聯盟明顯軟弱無作為,讓他們也看清無法期待西方國家幫忙。因此冬季戰爭開戰前芬蘭上下對於外國勢力已不抱希望[1]。(只好自己的國家自己救XD)

(此外,史達林的肅清行動也造成芬蘭普遍對蘇聯的觀感不佳,加上許多芬蘭共產黨的精英在俄國受到肅清影響而被處決,因此芬蘭社會主義者對史達林印象也不好。)

國際聯盟在十二月十四日開除俄國,並呼籲會員國援助芬蘭。不過國聯無實際效力,俄國也不在乎。

所以二戰初期,德國入侵波蘭,英法對德宣戰。俄國跟德國有互不侵犯條約跟秘密條約。波羅的海三小國接受俄國的條約被納入俄國勢力範圍。然後俄國對芬蘭開戰,沿邊境全線入侵芬蘭,芬蘭全力抵抗。(芬蘭與俄國接壤超過一千三百公里。)

芬蘭東邊是當時歐洲唯一戰況激烈的戰場,因此受到國際矚目。西歐國家跟美國同情芬蘭,陸續譴責俄國,但實質幫助有限。(跟去年烏克蘭跟克里米亞狀況一樣啊...)下篇來講有限的國際援助。

[0] http://en.wikipedia.org/wiki/Winter_War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Spirit_of_the_Winter_War




照片下載自 SA-kuva (Finnish Armed Forces photograph)
http://sa-kuva.fi/neo?tem=webneoeng
Helsinki 1939.11.30
Evakkoja Helsingin asemalla pari minuuttia ennen pommitusta.
在赫爾辛基中央車站準備撤離的民眾

Helsinki 1939.11.30
Ensi hälytys Helsingissä klo 9. Esplanaadilla.
早上九點第一個空襲警報

Helsinki 1939.11.30
Helsingissä Abrahamin ja Lönnrothinkadun kulmaus.
赫爾辛基 Abrahaminkatu 跟 Lönnrotinkatu 的路口



其他關於芬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的歷史的文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芬蘭

更多關於芬蘭的文章列表可以參見上方頁面芬蘭回憶

Sunday, March 29, 2015

[冬季戰爭] 非正規的武器軍火運輸

芬蘭軍隊能攻擊坦克的武力不多,因而開始使用汽油彈攻擊俄國坦克。(基本上芬蘭一開始沒有幾台有武力的坦克... 而俄國在芬蘭戰線出動了至少一千台...)芬蘭甚至採用需要近距離攻擊的方法,像是很重所以無法丟擲超過十五公尺的引燃物 satchel charge ,或是直接走到坦克旁把長木頭塞進坦克的輪子(履帶)。

汽油彈有個故事。汽油彈之前在西班牙內戰 (1936-1939) 就被使用過了。芬蘭人稍作改良。有趣的是 ”Molotov cocktail” (莫洛托夫雞尾酒)這個別名。Molotov (莫洛托夫) 當時是蘇聯的外交部長,他在俄國國家廣播上宣稱飛往芬蘭的轟炸機是去執行投遞麵包的人道救援任務,因此芬蘭人嘲笑稱炸彈為 Molotov bread basket (莫洛托夫麵包籃)。後來更稱用來攻擊俄國坦克的汽油彈為 Molotov cocktail,是配食物的酒,用來回敬莫洛托夫。(P 說芬蘭人怎麼跟鄉民一樣酸XD)

然後,芬蘭軍隊的交通/運輸工具包含雪橇、馴鹿、馬、腳踏車... 軍隊移動方式之一是由馬拉著兩名腳上踏雪橇的士兵,另有照片是芬蘭軍人牽著腳踏車,揹了來福槍。還有照片是經過花草偽裝的腳踏車(但這是 Continuation War 期間的照片。)後來在 Continuation War 期間使用更多腳踏車,有腳踏車部隊,但在冬天都換上雪橇。可能因此冬季戰爭期間比較少用到腳踏車。

照片下載自 SA-kuva (Finnish Armed Forces photograph)
http://sa-kuva.fi/neo?tem=webneoeng

左邊是 satchel charge 右邊是汽油彈
Kasapanos ja polttopullo.
1940.03.08

Rakuunoita hiihtoratsain.
Lappeenranta. 1939.12.19


Loistavasti naamioitu polkupyörä Rukajärven maastossa.
Ontrosenvaara. 1941.08.17


Loistavasti naamioitu polkupyörä Rukajärven maastossa.
Ontrosenvaara. 1941.08.17


Ryssiltä saatuja kivääreitä.
Kiviniemi. 1939.12.17

Friday, March 27, 2015

[冬季戰爭] 影片 Fire and Ice: The Winter War of Finland and Russia



這部影片主要是從芬蘭的角度簡介冬季戰爭。也提到了幾個芬蘭軍隊使用的技術跟幾個重要的戰役。(芬蘭人真的很愛提 tactics,強調要贏一場戰爭靠科技是不夠的,芬蘭軍力跟武力都遠遜於俄國,但是靠技術贏了。之前講機場清雪的效果也是這樣說,光有高級機具不夠,還要很好的 tactics XD)

除了戰術外,芬蘭人全國團結對抗俄軍也是抵擋住俄國入侵的關鍵。十萬婦女加入後勤補給跟傷兵照護等等,也遞補本來男性的職務,讓男性可以上戰場。私人農場上少了男人跟馬(馬都被徵召了),也必須靠婦女跟小孩來維持運作。(芬蘭人常常做什麼都需要所有人,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相對男女平等。)

有人認為冬季戰爭的影響包含讓希特勒認為可能打得贏俄國紅軍,但另一方面也讓俄國檢視自己的戰爭狀態,加強後勤補給跟重視狙擊手等等。

至於芬蘭到底贏了還是輸了。芬蘭人的目標是保持主權獨立,這點做到了。軍力懸殊下實在很難想像更好的結果。不過芬蘭人始終難過 Karelia 被搶走了,不少 Karelia 人也想看到收復 Karelia 的一天吧...

Sunday, March 22, 2015

Moomins on the Riviera

2015-03-22 IFC

在紐約兒童電影節觀看了這部 Moomin 的動畫電影。這部是 2014 年製作,趁著原作者 Tove Jansson 的一百歲誕辰推出的新作。根據 1955 年原作者的同名漫畫改編的[1][2]。

內容講述 Moomin 一家人離開 Moomin 谷,前往南歐的海岸度假。繪畫風格跟原作相仿。內容呈現 Moomin 一家視為珍寶的東西可能是煙火、可能是書或種子,就是不是世人眼中的金銀財寶或是金錢。他們安於生活,安於全家人彼此做伴,良善的心意讓他們看別人的總總行為也都以善意解釋。跟度假地光鮮亮麗的生活、驕傲的人們,還有以錢衡量總總的行為形成強烈的對比。

Saturday, March 21, 2015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芬蘭

芬蘭在二次大戰的狀況十分特別,其實是一個夾在列強中的”小國”不由己的命運。二戰初始,俄國入侵芬蘭並轟炸赫爾辛基,所以芬蘭選都不用選就站在俄國對面。第一階段的冬季戰爭 (1939-1940) 以芬蘭割讓部分領土結束,之後芬蘭嘗試與瑞典跟英國合作加強國防,但因為二戰的形勢而不成功。而後與同樣對俄作戰的德國合作。第二階段的 Continuation War (1941-1944) 在 1944 年停火,仍然以芬蘭割地作結,另包含使共產黨合法化以及驅逐德軍。而因為驅逐德軍而導致了與德國間的拉普蘭戰爭,後期德國採焦土策略,撤退的同時燒了大片芬蘭北方的森林。


Saturday, February 21, 2015

零下溫度的穿著

最近美國東北天氣嚴寒,大家常常喊冷。每次都想說我的(未經證實的)理論XD
我覺得在 -20 度 C 以上,在戶外走路不超過 30 分鐘的情況下,可以借由保暖的穿著來大幅降低甚至免除低溫與寒風帶來的不適。若是選擇保暖能力佳的材質,還可以避免笨重的穿著就達到足夠的保暖程度。
最重要的是了解棉質衣物弄濕了以後沒有保暖能力在雪地行走時防水鞋子的重要性,還有不同材質的保暖程度與特性

穿著的重點是防風、保暖、透氣,鞋子則重視防水、防滑、(保暖)。

另外要注意很多寒冷的地方室內都有暖氣,方便穿脫很重要,最內層不要穿太保暖的衣服以免穿脫不方便。

當然也要考量活動的型態。例如如果都在室內,交通工具是開車,在戶外的時間很短,那麼一件保暖外套可能就夠了。如果是在紐約觀光,想去看布魯克林大橋或在中央公園散步,那麼就需要穿暖一點並注意防風比較舒服。如果是在冬天的冰島冰河健行,那麼可能需要運動等級的衣物,更需要注重防風保暖。

有幾點心得:

  • 貼身衣物跟襪子最好避免棉質。棉質保暖效果不佳,且若流汗弄濕則喪失保暖能力。寒冷的天氣下從事運動千萬不能穿棉質,一般而言可以穿,可是中間加一件棉質 T-shirt 並沒有增進很多暖度,通常會選擇這樣穿可能是想要保留把中間保暖層的毛衣脫掉的選擇(有些建築室內很暖)。(還有太冷的天氣下,例如 -5、-10 度 C 以下,容易流腳汗的可能也最好避免穿棉襪。)
     
  • 個人感覺採取三層穿法大概可以在 -15 C 時仍不感覺太冷:
    1. base layer(重視透氣): 純毛薄內衣 (merino 羊毛) / 發熱衣
    2. mid layer(保暖): 一般厚度純羊毛毛衣 或是 fleece抓毛絨的合成纖維)
    3. outer layer(防風+保暖): 羽絨衣 (比毛大衣輕薄保暖),最好能防風(或是另外配上防風層,等於拆成兩層,多一層保暖層。)
      (這層若換成毛大衣或是單純防風層可以適應沒那麼冷的天氣。)

      (三層穿法是參考冬季運動的建議,我覺得平日也可以使用,另可以借由調整混紡與純毛來適應稍暖的天氣。更冷則再添加另一保暖層...)
       
  • 下半身女生可以在外褲裡面添加絲襪或毛褲襪等等。男女則都可以選擇薄的羊毛褲。更冷的時候可以外加 fleece 材質且稍微防風的褲子。感覺城市中尚不需要滑雪的雪褲那種層級XD (而且雪褲也不太輕便...)
     
  • 貼身衣物,羊毛相較人造材質的優點是羊毛不易發臭,可以穿幾次再洗。(就算爬山數日不洗澡也不會太臭...)缺點是昂貴許多,尤其是輕薄且柔順的羊毛衣(merino 羊毛)。另外跟棉質比起來比較容易有靜電的問題。對了,現在很多毛衣摸起來都不會刺刺的。
     
  • 同樣厚度,保暖程度似乎 100% 純羊毛 > 發熱衣 > 其他材質。
  • 而羊毛中,cashmere 輕薄而且保暖程度很好,但也非常貴,可能可以從配件用起。merino 摸起來柔順,專業的運動服裝中常見(merino 羊毛在美國常見的品牌:Icebreaker, SmartWool)
     
  • fleece(抓毛絨)的保暖效果也很好,而且滿輕的,是羊毛不錯的替代品。跟羊毛比的缺點是比較易臭,優點是便宜且重量輕。但兩者都滿容易有靜電的。專業運動用品品牌會出各種等級,通常是差在透氣程度。如果從事運動(例如滑雪),會需要透氣好的,這種可能比較貴。如果只要保暖就好,有一些便宜的選擇(例如 Uniqlo)。保暖層的衣服跟褲子都可以選用 fleece。
     
  • 防水的鞋子:鞋子最好能有些防水能力。最近台灣好像會以雪靴稱呼 UGG 一類並不防水的靴子(不是說是澳洲人的室內拖嗎:P),可是其實雪地行走最好能有防水功能,尤其紐約這種溫度會偶爾上升回零度附近的城市,大雪後會有一兩日泥濘,防水很重要,低溫下鞋襪濕了非常痛苦。真正的雪靴應該防水而且鞋底夠厚防滑。不想特別買雪靴的話也可以用雨鞋代替靴子,更冷的時候裡面添加保暖鞋墊(thermal insoles)或厚毛襪等等,如果走路時會覺得腳底板冷,就可以考慮保暖鞋墊。
     
    紐約大雪過後的人行道與柏油路交接處常常都是「雪泥」,
    若有防水的鞋子走路方便很多。

  • 適當使用帽子、耳罩、圍巾、手套等等配件。還是一樣,避免使用棉質。-10 度 C 以下我會想要用圍巾或頭套覆蓋臉頰,減少暴露在外的肌膚。
  •  
  • 考慮價錢的話,Uniqlo 可能是最便宜的選項,三層分別可以用發熱衣 + 刷毛絨外套 + 防風羽絨外套。
     
  • 另外也要考慮到每個地方的環境,例如風大不大,是下雪還是可能雨雪混雜(在雨雪混雜的地方,例如傳說中雨是橫著下的冰島,防水的衣褲就很重要),溫度是否接近零度,地面上的雪如果容易融,就一定要雨靴或雪靴。還有大部份寒冷的地方都有暖氣,進出時方便穿脫外層也很重要(還有內層要是可以在室內穿的,所以最保暖的衣服不適合穿在最裡面),這點跟台灣冬天的習慣不太一樣。
  • 考慮用途:
    - 我會覺得如果只是短期出國旅遊,且沒有要從事滑雪等運動,選擇便宜保暖的材質就可以。
    - 如果旅遊時會在戶外半小時以上,且可能站著不動(例如參加 walking tour 或是觀賞極光),就要穿的比同樣溫度時一般外出走動更加保暖。尤其是注意加強手跟腳的保暖。
    - 如果要運動再考慮透氣性,畢竟透氣通常也代表比較透風,如果多花錢選擇透氣好的產品但是不是用在運動上,可能反而沒有便宜的選項保暖。
    - 如果長期住在冬季寒冷的氣候中,則考慮選擇耐用的材質與產品。
    如果去的地方地面會全部結冰的話(例如冬天冰島的景點),
    鞋子本身的防滑效果可能不夠,
    可能會需要裝上防滑用的小冰爪(ice gripper)。

舉實例。但每個人耐寒的程度不同,僅供參考,應根據需求調整。最重要的應該還是了解原理與市面上有哪些產品可以選擇,這樣才能根據自己的需要調整,或是當自己覺得冷或不舒服的時候可以檢視衣著方面有沒有哪裏可以改善,來幫助身體適應不同氣溫。

在城市裡 -5 度 C

  • Base Layer: 無袖薄羊毛內衣或發熱衣
  • Mid Layer: 一般台灣秋冬穿的長袖上衣(例如棉質針織衫)
  • Outer Layer: 羽絨外套
  • 另外帶一件羊毛開襟外套,變冷或是在外面比較久或是在比較冷的室內可以穿在長袖上衣的外面
  • 下半身穿一般的褲子,裡面穿內搭褲或是褲襪
  • 帽子、圍巾、手套
  • 羊毛襪、靴子

在城市裡 -15 度 C
  • Base Layer: 改成長袖薄羊毛內衣或發熱衣(外面可能穿或帶一件薄上衣,在比較暖的室內穿。)
  • Mid Layer: 改成長袖毛衣
  • 選擇攜帶 cashmere 的羊毛開襟外套。
  • 褲子換成內裡刷毛的保暖褲(fleece pants),或可以選擇 Pile fleece、Polar fleece 或 merino 羊毛材質的褲子。 
  • 穿保暖的雪靴或是在鞋底加上保暖鞋墊。
  • 在戶外時間長的話,戴兩層手套,裡面是有手指的,外面是四指一起的。(四指一起的 mittens 比較保暖,但需要用手的話有手指的比較方便。)


[僅供參考] 這裡假設會在戶外走動一段時間,但不是運動,因此這樣的穿著可能偏暖。若下雪且可能融雪則最好有會防水的鞋子。

舉例一些厲害的產品:
  • Cashmere 混紡褲襪 (Brora):薄薄的甚至是針織有很多洞的織法,但非常保暖,可以搭裙裝。上半身穿暖一點,在 -5°C 以上可以穿。(高價,但是通常一二月會有很低的折扣。)
  • H&M fleece leggings / Uniqlo pile-lined heattech leggings: C/P 值很高的保暖內搭褲,非常暖,可以單穿到 0°C 甚至 -5°C,加在一般的褲子裡則會非常保暖。進到約 22°C 的室內也還不至於太熱。



不過寒冷到某一程度可能就不適合外出了,記得在芬蘭的時候 -20 度 C 大概就不會去滑雪了,雖然還是可以出門上學等等。去年看到 windchill 低到某個程度時暴露在外的肌膚 n 秒就有可能結凍,聽起來很危險。
我想我會選擇穿著保暖只是想要避免因為寒冷的不適感而阻卻我從事戶外活動或是步行的意願,也就是不想犧牲戶外行走的舒適度。選擇保暖能力佳的材質則是不希望穿著太笨重,笨重穿著同樣會減卻行走舒適度。
當然如果覺得戶外行走時間很短,或是已經習慣某種穿著,或是有美觀的考量,做別的選擇也很好。只是想說也存在讓自己不感覺那麼冷也不需要太笨重的選項。(雖然有時候覺得我這樣說的時候很掃興(?),好像打斷大家抱怨寒冷的 small talk?)
在芬蘭,一開始冬天去度假小屋的時候,我都會穿大衣再帶上圍巾帽子去上廁所(無自動化化糞系統,為避免臭味,廁所是另一棟小木屋),後來發現其他人都是穿室內的服裝跑去廁所,我才發現原來短時間寒冷也不會怎樣XD(應該也是要某個溫度以上啦,例如 -10 度 C,不過我不確定是多少。)
小時候不太懂不同材質,而且常常覺得羊毛刺刺的不喜歡,再加上那時羽絨衣很貴並不普及。記得國中時某個很冷的冬天,晚上在家裡,我穿了很多衣服,甚至在自己的外套外面又穿了媽媽的大衣,還是覺得很冷。那時候不理解更冷的地方的人怎麼生活。後來去芬蘭發現一件保暖的羽絨衣原來可以省那麼多件厚棉衣。不過也有發現超保暖羽絨衣適合芬蘭生活的一部份原因是室內通常很暖,進門就脫掉剛好適應室內溫度。

附綠:


芬蘭廣電公司 YLE 的影片  有 -5, -15 跟 -30 度 C 的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