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ne 3, 2017

[旅行] 赫爾辛基國家美術館之一 Ateneum 的小介紹

第一次參觀 Ateneum 的時候只是個觀光客,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第二次參觀的時候是我在芬蘭交換學生接近尾聲的時候,這次看到許多畫作都覺得很感動。有些是因為畫面很熟悉,就是我在芬蘭看到的景色,有些是因為稍微認識了芬蘭的歷史因此可以共鳴。這兩次欣賞的經驗讓我發現跟生活經驗連結的藝術所產生的力道可以如此強大,同樣一些作品在有脈絡跟沒有脈絡之下給人的感受原來相差這麼多。

特別讓我個人感動的畫作

這幅畫讓我印象很深,注意到這幅畫的前陣子剛好看了一齣戲劇,那齣戲改編自 Stormskärs-Maja 系列小說,講在芬蘭西南方島上漁村生活的景況。他們住在小島上,進出皆須划船,週日上教堂需要划船,曾經因為氣候惡劣無法到教堂而被禁逐,若有人過世一樣需划船運送至教堂旁的墓園下葬。若在冬夏交際冰融之時,因為冰不夠厚無法在冰上行走,但船也無法下水,則需要等待一陣子。曾經聽接待家庭說他們的爺爺就曾講他父親過世時正是如此。

現代芬蘭人還是保有到夏日小屋渡假的習慣,許多人的小屋正是父祖輩過去常年生活的房子。在夏天時跟接待家庭去他們的小屋也體驗到了這種進出皆需搭船的生活。也曾經搭木造的船在海上島間穿梭。


這幅畫作描述的以划船的方式運送棺木至墓園下葬的事件。
這常見於芬蘭西南方居住島上的人們。
景色很熟悉,類似的故事則在戲劇以及接待家庭描述他們父祖輩的生活中聽聞過,
這樣的生活不過發生在兩三代之前。也許因此這幅畫很觸動我的心。


芬蘭藝術黃金時期

芬蘭藝術史上的黃金時期約在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的交界,此時民族意識抬頭,許多芬蘭藝術家開始把注意力轉移到芬蘭的景色與一般人民的生活上。有別於過去藝術家多為上流上會創作,畫作多半脫離平民大眾的生活。(例如貴族人像、靜物、國外的景色。)

Pekka Halonen 的 “Tienraivaajia Karjalassa” (The Pioneers of Karelia) 描繪一般的芬蘭人民勞苦開拓。











畫作中赫爾辛基的景色

如果你只是個短暫停留的旅客,可能很難在來 Ateneum 之前建立出對芬蘭的熟悉感。但若是想要找尋這種畫作與生活的連結的話,我想還是可以在不少畫作中找到赫爾辛基的景色。

像這幅畫中可以看到位於 Punavuori 的教堂 Johanneksenkirkko,從市中心步行去 Kaffa Roastery 喝咖啡或是去 Löyly 洗 Sauna 看海景的話很可能會經過。


這幅畫畫的正是從 Ateneum 的窗戶看出去的景色,我沒有去找一模一樣的角度,但是照了右邊這張也是從 Ateneum 看出去的樣子,可以稍微辨認出中間窗戶看出去的房子正式畫作中左邊的房子。











Sunday, May 7, 2017

[電影] 兩部芬蘭電影(2016、2017)

推薦兩部最近(2016, 2017 年)的芬蘭電影。這兩部電影的音樂都讓我很喜歡,兩部電影都很平易近人。

The Happiest Day in the Life of Olli Mäki (2016)



講述芬蘭拳擊手 Olli Mäki 在 1962 年嘗試挑戰世界冠軍時發生的故事。很喜歡這個電影敘事的方式,我覺得重心其實並不在拳擊與挑戰上面,而是在描述「生活」。黑白電影。

補充:紐約時報的評論

Tom of Finland (2017)




講以筆名 Tom of Finland 畫出許多陽剛氣息男性/同性色情作品的芬蘭畫家 Touko Laaksonen 的故事。點出戰爭對他的影響,當時芬蘭社會不接受同性戀對比美國的開放等等。(芬蘭在 1971 年同性戀除罪化,2002 同性伴侶可登記為伴侶,在 2017 年三月同性婚姻合法化。)(芬蘭曾經在 2014 年推出 Tom of Finland 郵票,還成為芬蘭郵政史上最暢銷的郵票 XD)

更多關於芬蘭的文章列表可以參見上方頁面芬蘭回憶

Saturday, May 6, 2017

[芬蘭生活] 芬蘭傳統地毯 räsymatto | trasmatta

räsymatto (芬蘭文,瑞典文則稱 trasmatta,英文可能是 rag rug)是在芬蘭家家戶戶中很常見的地毯,通常是用舊衣服製作的。製作方式是把舊衣服剪成細長條,當作織布用的線條,然後用大型的織布機編織而成。因此地毯的紋路看起來是條狀的,顏色的變化不一,根據手邊有的舊衣服而定。現在在城市裡的公寓裡不一定會看到,但是在芬蘭人的度假小屋中幾乎一定可以看到這種地毯。


因為是用舊衣服為材料,用織布機手工織成,所以當然會有些不完美的地方,
但也正因為這樣的不完美,讓每個地毯都是獨特的。


傳統上芬蘭人夏天的時候會在海邊清洗地毯,也算是一種特色活動。(但因為擔心污染,在城市裡禁止在水邊洗地毯,但是在人口稀疏的群島中,度假小屋旁還是會這麼做。)

雖然家家戶戶都有,是再尋常不過的東西,但想要買找到買 räsymatto 的地方也不是那麼容易。原因大概是大家多少都有親戚會自己製作,因此家裡的 räsymatto 多半不是買來的。而高級一點的設計商店裡雖然會有,價格卻高得驚人。

這次在 Turku (土庫/圖爾庫) 找到一些有賣 räsymatto 的地方。


二手市場(Kirppis Lopis)

芬蘭很流行二手市場,很多人都會去二手市場尋寶,裡面就可以找到不少 räsymatto。當然這裡找到的多半是使用過的地毯,帶回家後最好還要清洗。除了 räsymatto 外,也可以找到不少經典的餐具,像是 Arabia 的 moomin 杯,或是 Iittala 不同款式的經典玻璃杯或 Aalto 花瓶。
這次是在 Mimmin Kirppis (Kaurakatu 44, 20740 Turku, Finland) 找到一些地毯的。


在二手市場找到的 Iittala 杯子,一個 7.5 歐元。


Butikken


Butikken (Puutarhakatu 19, Turku, Finland) 是一間賣手工藝品的店,也有很多很漂亮的 räsymatto 。這間店很特別,裡面的商品都是由身心障礙者(瑞典語母語的人)製作的,一樓販賣手工藝品,二樓則是他們生活的空間。因此進到店裡可能會聽到他們不一樣的聲音,不要訝異或緊張。



我覺得芬蘭鼓勵他們在成年後在週間離家生活與工作是很棒的做法,當然他們不管在生活上或工作上都需要其他人的幫忙,但是一來讓他們有社交空間,二來讓他們跟一般人一樣享有成就感。父母也比較不需要擔心自己年老甚至過世之後他們的生活該怎麼辦。







更多關於芬蘭的文章列表可以參見上方頁面芬蘭回憶

Friday, May 5, 2017

[芬蘭生活] 逛芬蘭超市(芬蘭家庭常見食物)

這篇記錄我回到芬蘭的時候會想到超市裡買的東西,應該也可以給在芬蘭旅遊觀光的遊客參考。

都說到超市買食材自己做菜是旅遊中最節省飲食開銷的方式,但其實除了省錢之外,這也是體驗當地飲食的好機會。除了逛傳統市場或市集之外,超市也滿有趣的。但如何在看似相似的超市中找到當地的特色食物也是門學問。這篇介紹一些我自己回到芬蘭的時候會想購買的東西,大部分也是芬蘭家庭餐桌上常見的食品。

芬蘭的食品都會標芬蘭語以及瑞典語。這篇食物的名稱用將盡量用 芬蘭語 | 瑞典語 | 中文 這樣的形式寫出來,有些可能省略中文。



  • 牛奶 
  • 優格與優格飲料
    • piimä | surmjölk | 酸奶
    • villi | fil
  • 起士
    • leipäjuusto | brödost
    • Emmental
  • 麵包糕點
    • karjalanpiirakka | karelska piroger | 卡累利阿餅
    • näkkileipä | knäckebröd | 硬麵包
    • 黑麥麵包
  • 奶油與類奶油
  • Turun Sinappia | Åbo Senap | Turun Sinappi 芥末醬
  • 醃鯡魚
    • 紅糖
    • 吉利丁糖


牛奶 | maito | mjölk

這很普通,就是牛奶。一般來講有分全脂、半脂、脫脂以及去乳糖等等的牛奶。乳糖不耐的人也可以試試看去乳糖牛奶。

芬蘭人很常喝牛奶,但跟台灣的習慣不一樣,芬蘭人通常在早餐的時候喝果汁,但是學校午餐跟家裡的晚餐則會配牛奶(有時大人晚餐會配啤酒,但有時大人也還是會配牛奶。)

去乳糖的牛奶有個故事,2014 年俄國與歐洲交惡的時候停止從歐洲進口商品,芬蘭也不例外,但是過一陣子就取消對於去乳糖乳製品的禁令。原因多半是因為俄國並沒有技術生產這樣的產品,但是又有不少需求。這是一個靠技術克服政治惡意影響經濟的例子。

我在芬蘭交換時,剛到的時候覺得牛奶的味道跟台灣的好像不太一樣,但是沒有什麼不習慣。但是在喝了一年之後,回到台灣竟然無法習慣台灣牛奶的味道,有大約半年的時間,台灣的牛奶完全無法入口,一喝就覺得噁心。大約半年後才慢慢可以接受。我到現在還是不太理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


優格與優格飲料

芬蘭有很多不同種類的優格,每一種的質感與味道都不太一樣,有的可以用喝的,有的有一點點像布丁的口感,有的酸一點,有的比較不酸。若喜歡優格的話,推薦試試看這些各有特色的優格。

酸奶 | piimä | surmjölk

我不是很確定是否可以譯成酸奶,但這是一種用喝的優格飲料。質感比較稀,通常裝在跟牛奶一樣的紙盒販賣,喝的時候也一樣倒到玻璃杯中喝。原味的通常也不會太酸,除了牛奶以外,學校午餐通常也會供應 piimä。第一次喝到的時候不太習慣,但是後來很喜歡這種只有一點點酸的優格飲品。





villi 優格 | villi | fil

villi 是用湯匙吃的優格,口感跟一般的優格不太一樣,有一點像比較軟的布丁或是奶酪,挖下去之後有形狀但又有點維持不住,我很喜歡這樣的口感。它的味道也比較不酸,調味的 villi 很受到小孩們喜愛。




起士

leipäjuusto | brödost

這算是經典的芬蘭特色食物,將新鮮牛奶凝聚成形之後再拿去烤,因此有烤過的痕跡。味道不重,不是很鹹,經典的吃法是搭配雲莓果醬。可以當甜點、配咖啡或是當宵夜吃。許多賣芬蘭菜的餐廳可以看得到這道甜點。(個人認為台灣人對這個的接受度應該滿高的,同時也算是相對特別的食物,推薦大家試試看。)



Emmental

Emmental 其實是一種偏硬的瑞士起士。但是芬蘭人有自己芬蘭製的版本,是芬蘭人家戶中十分常見的起士,通常是早餐拿來搭配塗了奶油的麵包,可能會加上小黃瓜片、番茄片、火腿,做成半面的三明治。通常家中會有一大塊,吃的時候用 cheese slicer 刮幾片下來配麵包。






麵包糕點

karjalanpiirakka | karelska piroger | 卡累利阿餅

這也是在芬蘭很常見的經典特色食物,除了超市有賣冷凍的之外,在麵包店跟簡餐店都可以看到,常見的是以米為內陷,也有以馬鈴薯泥為內陷。上面塗抹上蛋奶油非常好吃。(應該也屬於台灣人很能接受的食物。)另一篇專門講卡累利阿餅的文章。



塗了蛋奶油的 karjalanpiirakka


näkkileipä | knäckebröd | 硬麵包

在北歐各國都可以見到硬麵包,但是各地的硬麵包也都略有不同。硬麵包在芬蘭就像麵包一樣,可能出現在早餐桌上,可能出現在午餐晚餐的佐餐麵包籃中。第一次吃到時候覺得這東西很奇怪,看起來像餅乾,可是吃起來一點都不甜,到底要怎麼吃才對。後來才知道他其實是麵包,當然也就跟麵包一樣塗奶油吃囉。在芬蘭交換學生的時候在學校的午餐吃了一年的硬麵包後深深愛上這種單純的味道,配上有鹽的奶油非常好吃。現在還有不同形狀,例如看起來像半球形,可以當零嘴一口吃的。很推薦大家試試看!(雖然覺得多數台灣人第一次吃可能會很不習慣 :P )

兩種不同的硬麵包,我個人比較喜歡右邊這種  hapankorppu

hapankorppu | surskorpor | 其中一種硬麵包 

這是芬蘭常見而其他北歐國家比較少見的一個種類,薄薄的,味道微酸。我很喜歡,但是對於沒吃過的人來說可能要一點時間適應才會喜歡這種味道。除了單塗奶油外,也可以加上起士片,或是燻鮭魚,或是切片的白煮蛋,做成單面三明治。



黑麥麵包(裸麥麵包)

黑麥麵包在芬蘭很常見,但不是只有一種麵包,而有很多種用黑麥製成的麵包。跟一般台灣人認識的西方麵包相比,口感十分厚實,帶一點甜味。

這裡面顏色深的那種是一種黑麥麵包,帶點甜味,塗奶油就很好吃。
這種稱為群島麵包(Saaristolaislimppu | skärgårdslimpa),是用
通常做成像長條吐司一樣的形狀(但口感差異很大),
切片後吃,早餐桌上也很常見。

奶油與類奶油

芬蘭人很常吃奶油,除了塗麵包之外,也可以加一點在粥裡面(再加一點牛奶,在自助餐裡面這樣吃是會被芬蘭人認出來的),或是塗在水煮馬鈴薯吃,讓馬鈴薯吃起來不那麼乾。

除了純的奶油之外,其實芬蘭家戶中很常看到圖中這種盒裝奶油,這裡面是奶油加上植物油,因此質感比較軟,從冰箱中拿出來也可以馬上塗抹。我覺得很方便,味道上也還是很好吃。

習慣節儉的芬蘭人還會把這種盒子留下來,外出野餐的時候可以裝沙拉或是義大利麵。

Turun Sinappia | Åbo Senap | Turun Sinappi 芥末醬

芬蘭人家中餐桌上常見的芥末醬,上面的圖案是土庫城堡。通常用來搭配晚餐中常見的香腸。(芬蘭有各種香腸料理,除了直接烤來吃之外,還可以切小塊跟馬鈴薯塊一起炒熟加上肉醬汁,或是跟其他根莖類一起煮成香腸湯,這道香腸湯還在冬季戰爭的故事中佔有一席之位。)



silli | sill | 醃鯡魚

有一說是芬蘭人的國菜 (national dish)是醃騑魚配水煮馬鈴薯。這確實是芬蘭人很常吃的餐點(尤其是夏天),簡單配上水煮的馬鈴薯就很好吃了,尤其是夏初的時候剛長成的新馬鈴薯,小顆小顆的,口感很好。馬鈴薯也可以抹上奶油,避免太乾。醃鯡魚有很多口味,洋蔥的、芥末的等等,在傳統市場也可以買到。




mehu | saft | 濃縮果汁

這種濃縮果汁是芬蘭人很常在自己家製作的,通常在夏末秋初,採收了各種莓果之後,會把比較酸(像是紅醋栗、黑醋栗)的莓果用蒸煮或熬煮的方式製成濃縮果汁,加糖保存。喝的時候加上三到四倍的水稀釋。(在瑞典語裡面,新鮮果汁 (juice) 跟濃縮還原果汁 (saft) 是兩個不同的字。)在超市也可以買到,各種口味都有,酸酸甜甜的很好喝。

我寫了另一篇文章介紹各種莓果與製作濃縮果汁的方式





芬蘭的巧克力

芬蘭自己的品牌 Fazer 很受到芬蘭大眾的喜愛,有出各種口味。Fazer 也有經營一些 cafe,價格不便宜,但是東西還滿好吃的。除了芬蘭品牌外,也可以試試看瑞典品牌的糖果與巧克力,這些在世界其他地方比較少見。




以上推薦的超市食物大概涵蓋了早餐午餐晚餐。例如,早餐吃硬麵包配奶油,再加上麵包塗奶油加幾片起士,配上果汁。午餐做個三明治,用黑麥麵包塗奶油、夾上起士、火腿、小黃瓜片、番茄片,打包成輕便的午餐。晚餐吃醃鯡魚配上水煮馬鈴薯,馬鈴薯可以塗奶油吃,配餐飲料則是牛奶或啤酒,餐後可以吃個巧克力。宵夜吃個塗上蛋奶油的 karjalanpiirakka,或是吃 villi 優格。


除了料理三餐之外,超市還有一些旅客可能用不太到的食物,但是也滿有趣的,像是各種糖。我覺得跟台灣人相比,芬蘭人相對常在家裡料理食物或是烘培。製作的東西通常都滿簡單的,很家常的感覺,而不是複雜精緻的點心。而很多點心的食譜在糖或是麵包包裝的背面就可以找到,像是藍莓派、肉桂卷等等。(芬蘭人是真的會根據包裝上面的食譜做菜的。)

紅糖

用來製作家釀啤酒 sima | mjöd 的紅糖,背後就有製作的食譜。這是一種在 4/30 - 5/1 (Vappu | Vappen 這個節日) 喝的飲料。



吉利丁糖

其實就是加了凝固劑的糖,可以用來製作簡易 panna cotta 或是其他果凍布丁類的食品。


這幾次都忘了照麵粉,下次希望能收集到寫著藍莓派跟肉桂捲食譜的麵粉包裝。

更多關於芬蘭的文章列表可以參見上方頁面芬蘭回憶

Thursday, April 6, 2017

我學習瑞典語的緣起、動機與目標

緣起

我開始學瑞典語的情況滿特別的。我在高中的時候交換學生到芬蘭一年,當時剛好分配到瑞典語的高中。芬蘭有兩個官方語言:芬蘭語跟瑞典語。其中講瑞典語的人口其實只有約 6%,我住的城市也差不多是這個比例,但還是算是雙語城市,有瑞典語的小學、中學、高中與大學。住的三個接待家庭中,有兩個主要講瑞典語,一個主要講芬蘭語。在城鎮中主要還是講芬蘭語,所以其實接觸瑞典語的時間大約只有一半。


過程


一開始的時候主辦交換學生的扶輪社安排了給所有交換學生的 orientation (迎新、新生訓練?),當時有約一週的半天語言課。在那裡學了基本的發音、字母、基礎文法、代名詞跟一些生活中會用到的詞彙。再後來就讀的學校有一位老師幫我們上了約三、四次一個小時左右的課程。之後就靠自己唸了。我買了課程中使用的書 Nybörjarsvenska,搭配瑞英-英瑞字典,一課一課讀。因為一天中有許多時候會聽到瑞典語,比較沒有無法掌握腔調跟發音的問題。

不過中間的接待家庭主要講芬蘭語,少了許多練習的機會,因此進步比較慢。(現在回想起來沒有趁機學芬蘭語真的很可惜,當時覺得應該專注在一個語言上就好了,可是後來聽說曾經有一個荷蘭來的交換學生兩個語言都講得很好,顯然是可行的。)但搬到最後一個接待家庭的時候,我決定開始只講瑞典語,又剛好跟那個家庭六歲的小孩變成好朋友,不會的字他都可以用很淺顯的語言解釋給我聽。(對我來講,已經習慣講英文要轉換成瑞典語有點難,但是一開始就講瑞典語,排除了其他的可能,這樣要持續比較容易。)

離開芬蘭的時候瑞典語大約是可以生活對話,但是看新聞還是有困難。後來只有靠跟接待家庭寫信維持,有一陣子退步滿多的。一直到十幾年後,我在紐約時發現紐約有瑞典語課,才重拾學習瑞典語,這次把文法比較扎實的弄清楚,不像以前覺得可以溝通就好,但是上了一年半的課之後又因為忙而沒有持續自己學習,但此時也因為即時通訊軟體的便利而跟芬蘭友人更頻繁地聯絡,因此不至於退步太多。

又過了一兩年,開始在 Facebook 上 follow 一些粉絲頁,有次不知道怎麼突然想到,就開始 follow 芬蘭的瑞典語新聞。因此每天滑 newsfeed 的時候總是會看到一點瑞典語,有些新聞讓我很感興趣,會比較認真讀。之後剛好友人傳給我一個在美國實習的芬蘭人的部落格,發現看部落格還滿適合我的程度的。

此時藉由網路文章與簡單新聞播報慢慢克服了門檻,進入算是可以閱讀一部分的文章的狀況。一旦可以在幾乎不需要查生字的情況下閱讀一些文章,開始大量閱讀就變得容易許多,配合 Google translator,字彙量增加很快。

在某次夏天拜訪了睽違九年的芬蘭,喚起我對瑞典語的許多記憶,但發現我跟友人們討論到比較深入的話題時會切換到英文。這次回紐約後,決定要好好學瑞典語。剛好發現有更進階的課程,就報名了課程。(瑞典語算是冷門語言,不時會有課開不成的問題。)這次除了藉由課程讓自己有對話的機會外,也發現滿喜歡這次的同學的,大家用初淺瑞典語聊瑞典/北歐或是聊紐約滿好玩的。


動機



其實不是每一個交換學生都有動機學當地的語言,尤其同學們跟接待家庭們的英文都很好,很容易溝通,瑞典語也不是一個很「實用」的語言:講瑞典語的人口可能不到一千萬,這其中多數人也會講流利的英文。我一開始會想要學會主要是覺得不能丟臉,我想像回到台灣的時候,即使我可以找藉口說我住在一個主要講芬蘭語的城市、其中一個接待家庭講芬蘭語,別人大概也會理解地點點頭,但我終究是錯失了一個學語言的好機會。想到這就讓我有種要發憤圖強的感覺,剛好秋冬黑夜漸長,戶外活動的時間愈來愈少,在室內的時間就好好讀瑞典與課本。

等到我真的開始使用瑞典語生活的時候,我覺得這是一個很美妙的體驗,語言結合文化與生活,讓我體驗到了一些以前沒有過的經驗。我覺得用英文經歷這一切感覺就有點失真了,彷彿隔著層玻璃。很多感覺要用瑞典語描述才生動,會喚起當下的氣氛與感受。我覺得這個語言包含了我對芬蘭的美好記憶以及與當地人的友誼,這一切讓我對瑞典語有感情。


目標



我的學習目標是希望可以跟芬蘭的朋友聯絡,可以用瑞典語討論近況與時事,當拜訪他們的時候可以自然的對話。也希望能閱讀瑞典語的文學作品,尤其有興趣的是關於芬蘭瑞典語區的生活的。

Saturday, April 1, 2017

[紐約展覽] Treasures from the Nationalmuseum of Sweden: The Collections of Count Tessin @ Morgan Library

這個在 Morgan Library 的展覽展出瑞典國家博物館(Nationalmuseum)的館藏,展出的作品都是由十八世紀瑞典的 Tessin 伯爵所收集的歐洲畫作。有十五、十六世紀意大利、法國、荷蘭的名家素描,也有十八世紀當代的法國畫家的素描與油畫。





 Tessin 伯爵繼承他父親收藏的素描作品,年輕的時候就到歐洲旅行及收購畫作,更曾經居住巴黎進行非正式的外交工作,因此有機會收購許多畫作,也結識了一些當代的法國畫家,並委請他們作畫。他在巴黎建立起了收藏家的名聲,但也因為法國生活與收購藝術品的花費讓他回到斯德哥爾摩之後面臨財務困境,決定拍賣畫作。後來瑞典國王向他購買一部分的收藏,之後公主也收購他的藏品,讓這些作品留在瑞典。也因此這些藏品後來成為 1866 年成立的國家博物館的館藏。





     



- something new, something old

Friday, March 24, 2017

在紐約與線上學習瑞典語的資源

這大概是一個極為小眾的題材:寫給在紐約對學習瑞典語有興趣的台灣人。不過線上資源的部分,在哪裡都可以使用,營造外語環境的方式各個語言也都通用。其實這篇分享的也沒什麼,就是找機會上語言課、借該語言的圖書來看、從該語言簡單的節目開始,直到進階到可以看真正的節目、新聞、部落格、書籍等等。

我想最主要就是選擇自己有興趣的題材,把瑞典語融入生活,讓自己每天都接觸一點瑞典語。(而學語言的目的不也就是為了接觸用那個語言呈現的內容嗎?)網路無遠弗屆的今日這容易許多,不在瑞典的人也可以做到。簡而言之,就是使用瑞典語找尋資料,譬如瑞典語的旅遊資訊、嘗試瑞典語的食譜等等。

就我自己而言,在正要開始可以閱讀文章之前,有一個門檻需要跨越,很容易因為生字太多而放棄,此時找一些自己有興趣的,比較容易讀的文章很有幫助。一旦跨過這個門檻,再增加閱讀的多樣性就容易許多。此時就開始閱讀一些不一定是自己非常有興趣的文章(多閱讀不同的材料也是很重要的)。

Saturday, March 11, 2017

Friday, March 3, 2017

歌劇筆記(2015 - 2017)

這篇接續之前的 歌劇筆記,簡單記錄觀賞心得。沒有特別寫的都是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看的。(特別強調一下我沒有音樂背景,對歌劇也沒有很了解,所以這是篇門外漢的歌劇筆記。)

2015 年底到位於倫敦柯芬園的皇家歌劇院觀賞了一齣歌劇,有機會比較一下大都會歌劇院跟皇家歌劇院的空間配置。感覺比較喜歡大都會歌劇院的設計,首先是挑空的大廳除了有氣勢之外,也讓每一層樓的觀眾都有置身其中的感覺。餐廳設計在中間樓層,讓各個樓層的觀眾都方便到此用餐。

而皇家歌劇院有一種階級分明的感覺。最上層的觀眾(當然也正是拿最便宜的票的觀眾)彷彿被分開到偏僻的角落,動線設計也讓此區的觀眾到華麗的餐廳用餐極為不便,會有時間不足的問題。


大都會歌劇院的大廳

2015-16 Season


  • Cavalleria Rusticana/Pagliacci (Royal Opera House, London)
    兩齣短的歌劇,各只有一幕。都是講三角戀情、出軌以及妒忌造成的悲劇。故事進行都滿緊湊的。比較有趣的是這個製作安排第一齣的角色串場走進第二齣,沒有唱歌,但是稍微交代了後續。Pagliacci 戲中戲這部分很精彩,採用一個女主角的替身,造成真真假假的錯置感,當發現有一個是替身的時候更能感受到歌曲的情緒。Cavalleria Rusticana (鄉村騎士)的 intermezzo (間奏曲)旋律十分動人,也被運用在電影教父中。
  • Anna Bolena
    以英國伊麗莎白一世的母親 Anne Boleyn 為主角,講述她在被判死刑前幾天一直到執行死刑的故事。裡面有幾段女主角的獨唱非常精彩,刻畫其激昂且複雜的情緒。其中最有名的是最後女主角陷入瘋癲、精神恍惚那幕。
  • Turandot
    發生在虛構中國的故事。作者普契尼運用眾人合唱烘托氣氛,感覺滿多變化的,非常精彩。這個製作用了非常精緻的布景,高聳的中式建築看起來滿有氣勢的,另外也採用了華麗的服裝。(不過每次看這些早期外國人看東方的作品都還是有點緊張,擔心異國化亞洲文化,只能想說是那個時代的作品,儘量不要以今天的眼光批判,但也因此在觀看的時候通常會抗拒入戲太深。紐約時報 這篇戲評 最後一段也在講類似的觀點。)
  • Cavalleria Rusticana/Pagliacci (The Metropolitan Opera House)
    在大都會歌劇院又再看了一次。這個製作(由 David McVicar 導演)的 Cavalleria Rusticana 採用極簡的風格,時代設定在 1900 年,人們都穿黑衣,只有桌椅放置在旋轉舞台上,後方是簡單但巨大的城牆。我覺得比較喜歡 ROH 的設計,比較入戲、比較牽引情感。另外誠如 紐時戲評 指出的,我也不太明白這裡旋轉舞台的用意。
  • Maria Stuarda
    作者 Donizetti 寫了三齣關於都鐸王朝的女王/王后(Queens)的歌劇:Anna BolenaMaria StuardaRoberto Devereux。其中 Maria Stuarda 是關於蘇格蘭女王瑪麗的故事,他跟伊麗莎白一世是某些方面的競爭對手,戲劇中強調這種競爭關係,加入了歷史上並沒有發生的雙方會面。
  • Roberto Devereux
    這一季第三齣 Donizetti 關於都鐸王朝 Queens 的歌劇。關於伊麗莎白一世跟她的情人 Robert Devereux 的悲劇。跟另外兩齣一樣,女主角的獨唱非常精彩,刻畫情緒的變化,將人的聲音發揮到淋漓盡致。


2016-17 Season

  • L’Italiana in Algeri
    羅西尼譜曲的喜劇。跟這陣子聽的其他歌劇比起來,整體沒有特別讓我有印象的橋段(但須強調一下我是個歌劇門外漢)。
  • Manon Lescaut
    這是普契尼早期成名的作品,有幾段很不錯的男主角的詠嘆調(例如有名的 “Donna non vidi mai”),讓聽眾感受的他的情緒。故事進展步調快,對剛接觸歌劇的人來講應該也滿容易欣賞的。也滿喜歡這個製作採用的佈景,與曲調一樣有首尾相映的感覺。
  • L'Amour de Loin 
    近代作品,曲風比較抽象。芬蘭作曲家 Kaija Saariaho 編曲,這場的指揮則是芬蘭的 Susanna Mälkki。由女性作曲家跟女性指揮的組合在歌劇界極為罕見。這竟然是 Met Opera 第二次演出由女性作曲的作品,第一次是在 1903 年,兩次間隔超過一百年。而 Susanna Mälkki 則是第四個登上 Met Opera 指揮台的女性。
  • Rusalka
    捷克音樂家德佛札克的作品,他的歌劇作品似乎沒有他的交響樂出名。故事是捷克版的小美人魚。第一幕跟第三幕在森林中的場景很有德佛札克的曲風,第二幕在城堡裡則有宮廷音樂的感覺。感覺音樂滿平易近人的。



Saturday, February 4, 2017

[讀書] The True Deceiver (Den Ärliga Bedragaren) by Tove Jansson

芬蘭作家朵貝·楊笙(Tove Jasson)出生於芬蘭首都赫爾辛基一個講瑞典語的家庭,Moomin (譯作慕敏或嚕嚕米) 系列是他最為世界所知的作品。這次讀的書是他比較晚期寫給大人的小說英譯本 “The True Deceiver”,原文(瑞典文)的書名 Den Ärliga Bedragaren 比較接近 The Honest Deceiver(可能可以譯作「誠實的欺騙者」,但 deceive 不一定是直接說謊那種欺騙,也有可能是故意不說造成他人誤解。)。頁數不多,發生的事件也滿單純的,但是裡面所包含的情緒或是心境轉折卻十分複雜,感覺有許多層面可以思考,是一本讓讀者放下之後還會一想再想的書。

故事的主角是兩個差異很大的女性:孤傲且受到孤立的 Katri 以及雖然離群索居但是受人尊敬的 Anna。故事圍繞在兩個人的互動上,在一開始的時候兩個人似乎都有各自固定的生活習慣,但隨著故事的發展,兩個人的價值觀與習慣都受到挑戰。




---------------------------------------- 以下討論會提及故事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