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到超市買食材自己做菜是旅遊中最節省飲食開銷的方式,但其實除了省錢之外,這也是體驗當地飲食的好機會。除了逛傳統市場或市集之外,超市也滿有趣的。但如何在看似相似的超市中找到當地的特色食物也是門學問。這篇介紹一些我自己回到芬蘭的時候會想購買的東西,大部分也是芬蘭家庭餐桌上常見的食品。
芬蘭的食品都會標芬蘭語以及瑞典語。這篇食物的名稱用將盡量用 芬蘭語 | 瑞典語 | 中文 這樣的形式寫出來,有些可能省略中文。
- 牛奶
- 優格與優格飲料
- piimä | surmjölk | 酸奶
- villi | fil
- 起士
- leipäjuusto | brödost
- Emmental
- 麵包糕點
- karjalanpiirakka | karelska piroger | 卡累利阿餅
- näkkileipä | knäckebröd | 硬麵包
- 黑麥麵包
- 奶油與類奶油
- Turun Sinappia | Åbo Senap | Turun Sinappi 芥末醬
- 醃鯡魚
- 糖
- 紅糖
- 吉利丁糖
牛奶 | maito | mjölk
這很普通,就是牛奶。一般來講有分全脂、半脂、脫脂以及去乳糖等等的牛奶。乳糖不耐的人也可以試試看去乳糖牛奶。芬蘭人很常喝牛奶,但跟台灣的習慣不一樣,芬蘭人通常在早餐的時候喝果汁,但是學校午餐跟家裡的晚餐則會配牛奶(有時大人晚餐會配啤酒,但有時大人也還是會配牛奶。)
去乳糖的牛奶有個故事,2014 年俄國與歐洲交惡的時候停止從歐洲進口商品,芬蘭也不例外,但是過一陣子就取消對於去乳糖乳製品的禁令。原因多半是因為俄國並沒有技術生產這樣的產品,但是又有不少需求。這是一個靠技術克服政治惡意影響經濟的例子。
我在芬蘭交換時,剛到的時候覺得牛奶的味道跟台灣的好像不太一樣,但是沒有什麼不習慣。但是在喝了一年之後,回到台灣竟然無法習慣台灣牛奶的味道,有大約半年的時間,台灣的牛奶完全無法入口,一喝就覺得噁心。大約半年後才慢慢可以接受。我到現在還是不太理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
![]() |
優格與優格飲料
芬蘭有很多不同種類的優格,每一種的質感與味道都不太一樣,有的可以用喝的,有的有一點點像布丁的口感,有的酸一點,有的比較不酸。若喜歡優格的話,推薦試試看這些各有特色的優格。酸奶 | piimä | surmjölk
我不是很確定是否可以譯成酸奶,但這是一種用喝的優格飲料。質感比較稀,通常裝在跟牛奶一樣的紙盒販賣,喝的時候也一樣倒到玻璃杯中喝。原味的通常也不會太酸,除了牛奶以外,學校午餐通常也會供應 piimä。第一次喝到的時候不太習慣,但是後來很喜歡這種只有一點點酸的優格飲品。
在網路上找到關於 piimä 的英文資料:http://www.culturesforhealth.com/learn/yogurt/drinkable-yogurt-piima-why-useful/
villi 優格 | villi | fil
villi 是用湯匙吃的優格,口感跟一般的優格不太一樣,有一點像比較軟的布丁或是奶酪,挖下去之後有形狀但又有點維持不住,我很喜歡這樣的口感。它的味道也比較不酸,調味的 villi 很受到小孩們喜愛。
起士
leipäjuusto | brödost
這算是經典的芬蘭特色食物,將新鮮牛奶凝聚成形之後再拿去烤,因此有烤過的痕跡。味道不重,不是很鹹,經典的吃法是搭配雲莓果醬。可以當甜點、配咖啡或是當宵夜吃。許多賣芬蘭菜的餐廳可以看得到這道甜點。(個人認為台灣人對這個的接受度應該滿高的,同時也算是相對特別的食物,推薦大家試試看。)
Emmental
Emmental 其實是一種偏硬的瑞士起士。但是芬蘭人有自己芬蘭製的版本,是芬蘭人家戶中十分常見的起士,通常是早餐拿來搭配塗了奶油的麵包,可能會加上小黃瓜片、番茄片、火腿,做成半面的三明治。通常家中會有一大塊,吃的時候用 cheese slicer 刮幾片下來配麵包。麵包糕點
karjalanpiirakka | karelska piroger | 卡累利阿餅
這也是在芬蘭很常見的經典特色食物,除了超市有賣冷凍的之外,在麵包店跟簡餐店都可以看到,常見的是以米為內陷,也有以馬鈴薯泥為內陷。上面塗抹上蛋奶油非常好吃。(應該也屬於台灣人很能接受的食物。)另一篇專門講卡累利阿餅的文章。
塗了蛋奶油的 karjalanpiirakka |
näkkileipä | knäckebröd | 硬麵包
在北歐各國都可以見到硬麵包,但是各地的硬麵包也都略有不同。硬麵包在芬蘭就像麵包一樣,可能出現在早餐桌上,可能出現在午餐晚餐的佐餐麵包籃中。第一次吃到時候覺得這東西很奇怪,看起來像餅乾,可是吃起來一點都不甜,到底要怎麼吃才對。後來才知道他其實是麵包,當然也就跟麵包一樣塗奶油吃囉。在芬蘭交換學生的時候在學校的午餐吃了一年的硬麵包後深深愛上這種單純的味道,配上有鹽的奶油非常好吃。現在還有不同形狀,例如看起來像半球形,可以當零嘴一口吃的。很推薦大家試試看!(雖然覺得多數台灣人第一次吃可能會很不習慣 :P )
![]() |
兩種不同的硬麵包,我個人比較喜歡右邊這種 hapankorppu。 |
hapankorppu | surskorpor | 其中一種硬麵包
這是芬蘭常見而其他北歐國家比較少見的一個種類,薄薄的,味道微酸。我很喜歡,但是對於沒吃過的人來說可能要一點時間適應才會喜歡這種味道。除了單塗奶油外,也可以加上起士片,或是燻鮭魚,或是切片的白煮蛋,做成單面三明治。
黑麥麵包(裸麥麵包)
黑麥麵包在芬蘭很常見,但不是只有一種麵包,而有很多種用黑麥製成的麵包。跟一般台灣人認識的西方麵包相比,口感十分厚實,帶一點甜味。
![]() |
這裡面顏色深的那種是一種黑麥麵包,帶點甜味,塗奶油就很好吃。 |
![]() |
這種稱為群島麵包(Saaristolaislimppu | skärgårdslimpa),是用 通常做成像長條吐司一樣的形狀(但口感差異很大), 切片後吃,早餐桌上也很常見。 |
奶油與類奶油
芬蘭人很常吃奶油,除了塗麵包之外,也可以加一點在粥裡面(再加一點牛奶,在自助餐裡面這樣吃是會被芬蘭人認出來的),或是塗在水煮馬鈴薯吃,讓馬鈴薯吃起來不那麼乾。
除了純的奶油之外,其實芬蘭家戶中很常看到圖中這種盒裝奶油,這裡面是奶油加上植物油,因此質感比較軟,從冰箱中拿出來也可以馬上塗抹。我覺得很方便,味道上也還是很好吃。
習慣節儉的芬蘭人還會把這種盒子留下來,外出野餐的時候可以裝沙拉或是義大利麵。
除了純的奶油之外,其實芬蘭家戶中很常看到圖中這種盒裝奶油,這裡面是奶油加上植物油,因此質感比較軟,從冰箱中拿出來也可以馬上塗抹。我覺得很方便,味道上也還是很好吃。
習慣節儉的芬蘭人還會把這種盒子留下來,外出野餐的時候可以裝沙拉或是義大利麵。
Turun Sinappia | Åbo Senap | Turun Sinappi 芥末醬
芬蘭人家中餐桌上常見的芥末醬,上面的圖案是土庫城堡。通常用來搭配晚餐中常見的香腸。(芬蘭有各種香腸料理,除了直接烤來吃之外,還可以切小塊跟馬鈴薯塊一起炒熟加上肉醬汁,或是跟其他根莖類一起煮成香腸湯,這道香腸湯還在冬季戰爭的故事中佔有一席之位。)silli | sill | 醃鯡魚
有一說是芬蘭人的國菜 (national dish)是醃騑魚配水煮馬鈴薯。這確實是芬蘭人很常吃的餐點(尤其是夏天),簡單配上水煮的馬鈴薯就很好吃了,尤其是夏初的時候剛長成的新馬鈴薯,小顆小顆的,口感很好。馬鈴薯也可以抹上奶油,避免太乾。醃鯡魚有很多口味,洋蔥的、芥末的等等,在傳統市場也可以買到。mehu | saft | 濃縮果汁
這種濃縮果汁是芬蘭人很常在自己家製作的,通常在夏末秋初,採收了各種莓果之後,會把比較酸(像是紅醋栗、黑醋栗)的莓果用蒸煮或熬煮的方式製成濃縮果汁,加糖保存。喝的時候加上三到四倍的水稀釋。(在瑞典語裡面,新鮮果汁 (juice) 跟濃縮還原果汁 (saft) 是兩個不同的字。)在超市也可以買到,各種口味都有,酸酸甜甜的很好喝。我寫了另一篇文章介紹各種莓果與製作濃縮果汁的方式。
芬蘭的巧克力
芬蘭自己的品牌 Fazer 很受到芬蘭大眾的喜愛,有出各種口味。Fazer 也有經營一些 cafe,價格不便宜,但是東西還滿好吃的。除了芬蘭品牌外,也可以試試看瑞典品牌的糖果與巧克力,這些在世界其他地方比較少見。糖
除了料理三餐之外,超市還有一些旅客可能用不太到的食物,但是也滿有趣的,像是各種糖。我覺得跟台灣人相比,芬蘭人相對常在家裡料理食物或是烘培。製作的東西通常都滿簡單的,很家常的感覺,而不是複雜精緻的點心。而很多點心的食譜在糖或是麵包包裝的背面就可以找到,像是藍莓派、肉桂卷等等。(芬蘭人是真的會根據包裝上面的食譜做菜的。)
紅糖
用來製作家釀啤酒 sima | mjöd 的紅糖,背後就有製作的食譜。這是一種在 4/30 - 5/1 (Vappu | Vappen 這個節日) 喝的飲料。
吉利丁糖
其實就是加了凝固劑的糖,可以用來製作簡易 panna cotta 或是其他果凍布丁類的食品。
這幾次都忘了照麵粉,下次希望能收集到寫著藍莓派跟肉桂捲食譜的麵粉包裝。
Dear 紐芬台隨筆作者
ReplyDelete你好,近日本網站撰寫一篇2019芬蘭旅遊完整指南,正在找關於芬蘭生活資訊的現有文章,於是拜訪了你的部落格文章,並分享貴站兩篇文章連結到該攻略上。
提供給未來有需要的網友能夠參考。如果你覺我撰寫的這篇芬蘭旅遊攻略不錯,也歡迎轉發分享,謝謝。
2019芬蘭旅遊完整攻略
https://www.trip.university/zh-hant/芬蘭旅遊完整攻略/
Sincerely,
Hank
trip.university.info@gmail.com
旅遊大學網站經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