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28, 2020

Stokke Tripp Trapp 餐椅與 BabyBjörn Bouncer (彈椅)

北歐在嬰幼兒產品也很厲害,我覺得很多產品在空間利用、實用性、耐用程度、美觀上都優於美國的產品,有時候也忍不住想北歐五國加起來的人口也不過比台灣略多... 除了 Ikea 之外還有不少熱門兒童產品是北歐的,跟 Ikea 不同的是其他這些品牌常常走的是耐用、設計佳但高價位的路線。這邊想講兩個很常見我也很喜歡的產品。

Stokke 的 Tripp Trapp 高腳椅

Tripp Trapp 的名字源自於挪威童書 “De tre bukkene Bruse” (Three Billy Goats Gruff)[1] 裡面山羊的走路聲。設計者 Peter Opsvik 發現他的兒子坐不下高腳椅,但是大人的椅子又還太大,因而設計了這個可以隨孩子長高而調整的椅子。除了座位可以調,也有放腳的踏板可以調(有助於良好的坐姿)。

這款挪威設計的椅子在美國還算流行,但是在北歐更是普遍,標榜的是可以跟寶寶成長的椅子,連大人都能坐。(當然這類成長型產品最需要問的是寶寶長大還願意坐嗎?)但目前的確有這樣的體驗,一開始我們裝著嬰兒座位跟桌子,寶寶一歲多不肯坐,先是拆掉桌子,後來再拆掉嬰兒護欄,一拆掉就肯坐了。現在兩歲多的寶寶則是可以自己爬上爬下,自己扣安全帶,不過寶寶最近更喜歡坐在小椅子上,用爸爸的板凳當作桌子,所以就換爸爸坐他的餐椅。不過玩顏料或是麵團時我還是請他坐餐椅。聽許多人的經驗是一路用到七、八歲甚至更大,讓我十分期待繼續使用。

原本覺得價位偏高,有點猶豫,可是懷孕期間去哥本哈根的時候住的 AirBnb 主人說有個四歲的小孩,餐桌就擺了這張椅子,我們路過幾間幼兒園,也看到裡面都是這張椅子,就決定買了。我覺得優點還有線條簡單、融入其他傢俱、相對不佔空間等等。(丹麥品牌 Leander 也有一款很類似的高腳椅。)

另外,因為耐用,在美國也有很好的二手市場,也聽過別的家長分享買二手的,用個幾年之後再賣掉,耗損程度差不多,賣出價位也跟買入時差不多。

Stokke 也還有其他熱門的產品,像是嬰兒車、嬰兒床、澡盆等等。我們家有的則是小孩的行李箱,寶寶可以推、可以坐、還可以把座位延伸讓寶寶躺平。本來想說只有搭飛機時可以用會不會太奢侈,不過目前是一款在家常推出來玩的玩具。

補充:只有找到英譯本的山羊故事書,裡面的山羊走路聲變成英文之後 pp 變成 p。



BabyBjörn 的 bouncer

這個 bouncer 在寶寶頭幾個月的時候對我們幫助很大(跟揹巾並列拯救我的育兒神器),寶寶不喜歡自己躺著,這個椅子讓他可以看到我們,讓我們可以把他放下來做點其他的事情,或是我一個人帶寶寶的時候可以一面擠奶一面表演歌舞娛樂寶寶,讓寶寶坐著拿書翻給寶寶看,或是看著寶寶面對面吃飯。而且不佔空間,收納時更是可以完全扁平,適合我們空間超小的家。唯一的缺點大概是至少要 8 磅才能坐,寶寶出生時重量輕,滿月前後才能用。會自己坐之後先收起來,寶寶會走之後把套子反過來變成沒有安全帶的那面,現在寶寶偶爾還是會自己拿出來坐著玩(但也快要到達重量限制了)。BabyBjörn 還有其他很受歡迎的產品,像是揹巾、圍兜、餐具。我們家還有圍兜、小杯子跟小小孩塑膠湯匙叉子,我都很喜歡。(餐具是瑞典製的。)

BabyBjörn 是個瑞典的家族企業。他們在斯德哥爾摩附近有經營一間現代美術館 Artipelag [2],名字雙關,是「在群島中的藝術」,於 2012 年六月開幕。作為嬰幼兒產品公司,經營的當然也是間歡迎兒童一起參觀的美術館,提供許多給兒童的活動。環境看起來也很棒,座落在水邊、在自然中,除了適合小孩,也是適合老人跟身障人士走動的環境。在我想帶小孩一起去參觀的景點清單上!


Saturday, August 8, 2020

重視學習動機與興趣的學前教育(非專業的個人想法)

我很喜歡芬蘭學齡前幼兒教育的許多概念。其中一點是重視發展對事物的興趣、培養學習的動機,而相對地不重視識字或是算數學等等技能的訓練。基本上,他們認為有興趣才能有效率的學習。具體一點來說,像是在日常生活與玩樂中讓小朋友意識到語言溝通的重要性,或是讓小朋友享受閱讀的樂趣,那麼他們慢慢地就可能會對認字母有興趣,而不是急著教授認識字母。

其實不只是幼兒教育,我在交換學生期間(高中)也有這樣的感覺,覺得芬蘭教育更重視可以把所學運用在生活中,而不是把重點放在精進技巧。譬如說游泳課,老師會放大家下去游一千公尺,並不重視測量速度。感覺重點是可以把游泳當成一種健身運動,或是當你到了湖裡海裡有辦法享受游泳,而不是可以去競賽。在台灣我的高中則是會測速,要求在畢業前可以游五十公尺,但是大家到了湖裡海裡未必能游敢游。我自己就是這樣的丟臉例子,剛到芬蘭的時候,我自認為會游泳也喜歡游泳,但沒有泳鏡又在踏不到底的湖邊,我根本不知道怎麼游。第一次在體育課聽到要游一千公尺的時候更是整個傻眼,我擅長的游法一下子就累了根本沒有辦法游這麼長。(那時覺得丟臉的另一個原因是我來自海島國家... 不過也可以解釋是因為大洋反而沒有平靜地湖泊淺海容易休閒游泳XD 但若是在游泳課之後還是沒有在天然水域中的自救能力就說不過去了...)


另一個例子是當時會聽到芬蘭同學們說「我學過這個所以我會」,而我常常在心裡想「這個我也學過但是我忘了」。感覺台灣的課程教比較多東西,但是大家也忘記比較多東西,真正留在生活中的知識與技能可能還比芬蘭學生少。而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我在台灣的經驗比較像是被動學習,在很多領域都沒有好好體認到我為什麼需要這些知識,也沒有機會真的使用這些知識或技能。(即使我本來認為我算是樂在學習也很適應台灣教育的人。)


以我在芬蘭的美術課來說,老師可能給一個主題,譬如說要用自然中的材料做一個可以放七個彈珠的容器,這過程中老師可能會建議或指導一些技巧,讓你可以運用在完成你的作品中。而不是把課程重點放在教授某個技巧,作品只是為了練習這個技巧。當時的美術課,常常大家發展的方向很不一樣,完成的作品也差很多,衍生出來的其他作品也不一樣。


如果是說運用在生活中的例子,有次我們駕小船在海上,遠方看起來有片烏雲有雷電,芬媽數起秒數來估算烏雲離我們有多遠。我那時訝異地問怎麼算,芬媽說聲速每秒多少剛數了幾秒所以大概是多遠這樣。我當下覺得好慚愧,聲速我當然會背,但我怎麼沒想過可以這樣用。(當然可能只有我啦,也許台灣多數的高中生都會這個技能XD)


這些是當初讓我印象深刻的一些例子。當然我覺得台灣教育有時也有這些成分(譬如高一家政課做圍裙就是高二廚藝課用),芬蘭教育也並非總是這樣(譬如英文課數學課還是有習題練習,只是英文課同時也很重視閱讀書籍與演講)。(或者也可能這樣的教育會有某些缺點。)只是當時整體而言讓我覺得大概念上放的重點好像不太一樣,大家把所學運用在生活中的程度也不太一樣。


其實後來我發現重視動機與應用這個概念對任何年紀的學習都可能是有幫助的,例如大學時的課程讓我發現 project 導向對我而言是比較能真正學到東西的方式,很多寫程式的概念或技術都要用到時才真的「學會」。所以反過來說,當我要學習某個技術,我得自己想個可以運用的例子實作來幫助自己學習。或是學語言時單純背單字我很容易忘記,但是如果同時在讀文章時看到的單字就比較容易記得,所以我會刻意找該語言我有興趣的文章來看。


也不只是芬蘭的經驗影響我的幼兒教育觀,我自己的媽媽也不認為需要提早在學齡前識字或算數。我還記得小一開學第一週,在課後安親班的時候,老師發現我不會第一課的注音,很認真地教我,但我就是不會,老師的一對一教學與問法讓我很緊張腦袋更是一片空白,我清楚記得當時的場景與心境,還有認真地在心裡想我就是不可能今天就會了,媽媽到底什麼時候來接我。據我媽說,老師有跟她提他們擔憂這孩子不會注音,我媽說那有什麼好擔心的,別的小朋友會是因為提早學了,長大了誰不會注音。可能因為這樣,老師後來也就不要求我了。後來我一直到小一上學期結束都還是不會念拼在一起的注音,但是放了個寒假之後,也不知道為什麼,我突然發現我會了XD 如果用大學聯考的國文成績或是大一國文的成績衡量,我可以很有自信地說學注音慢在起跑點上沒什麼不良影響,後來我對國文很有興趣,成績也很好。倒是如果當初爸媽老師都用那天安親班老師那種很有壓力的方式讓我學習,可能會讓我厭惡學習。(還有九九乘法表我也沒有硬背過不過這是另外一個故事。)


其實上小學前我媽也是試過拿起字卡問我那是什麼字這種教學方式,但是一樣弄的我很緊張(到現在都還記得),效果大概也很差,我媽幾次之後就放棄了XD 我記得我只會大、小、田、井這種很簡單的象形文字,其他都用猜的,某次猜對我很高興地說「我猜對了!」我媽還糾正我說要說「答對了」,我心裡很不服氣,因為我真的是用猜的啊。


但我想強調(根據我的理解)芬蘭教育並非不重視幼兒閱讀跟數學能力,而是他們把培養動機與興趣視為此時期最重要的達成閱讀跟數學能力的途徑。事實上,他們非常幼兒時期重視閱讀習慣的養成,且落實在識字以外的許多層面,例如在各地設置圖書館,設計適合閱讀的空間,提供給嬰幼兒的活動(絕對不會認為圖書館是只屬於安靜的成人的空間)。他們也有學齡前閱讀能力評估測驗(其中的重點是對語言或閱讀「興趣」的評估)[1],但他們對這些測驗的態度比較像是想了解小孩的狀況,以便適時調整家庭與學校的教學,或是了解是否需要特殊協助,基本上此時期還是認為每個小孩有自己的進度,並非一定愈高分愈好、愈早會愈好等等。


還有,我的理解中,學前教育強調學習動機並不是說絕對不教識字或算數(目前芬蘭是這樣實作,不過據說過去芬蘭曾經禁止幼稚園教識字等等),如果小孩有興趣學沒什麼不好的,只是要注意不要為了教技術而抹殺學習興趣,那樣長期而言可能反而不利學習。或是說當時間有限時,可以想想是要把這個時間花在識字活動上,還是花在鼓勵孩子們需要用語言溝通完成某個目標的活動。(又譬如說我是要拿起字卡問寶寶這是什麼字母,還是拿起書本一起共讀。)我看過的例子是他們也會把數數融入玩樂中,只是可能是由小孩主導,老師視時機融入。(譬如小孩在森林裡搜集樹枝,老師適時地問你手上有幾隻樹枝,小孩可能用樹枝蓋座小橋,老師問說要蓋更大的橋的話要怎麼辦。其實我目前帶兩歲多寶寶的感覺是日常生活與遊戲中自然而然就會有很多機會用到數數或是大小形狀等等概念。)


其實最終的目的還是希望小孩能具備適應社會與職場的能力,也因此可能會根據所處的社會有所不同。(譬如某勞動市場可能偏好勤勞聽話而不重視創意,或是在極權國家訓練獨立思考也許會在未來帶來殺身之禍。)芬蘭跟其他北歐國家也一直在調整他們的教育方式,不過目前這個大方向還是強烈地存在芬蘭幼兒教育中。


重視啟發興趣聽起來很理想化,但是其實在我眼中這是一種比台灣教育還更從實用角度出發的教育方式:先讓你理解完成某些事你需要什麼技能,再去精進這些技能。(甚至更洗腦:我認為你需要識字,雖然我不強迫你識字,但讓你由衷地想要識字XD)還有一些芬蘭大學教育或是碩士階段的課程安排與設計我也有這樣的感覺,譬如他們更重視針對本國的產業需求培養人才,人口不多所以領域內的通才很重要,或是現在的討論也會考慮在日益國際化的就業市場中,芬蘭教育訓練出來的人才是否具備國際競爭力。(我沒有親身經驗,只是聽他人敘述他們的課程,還有印象中也聽過幾次「我大學念這個我當然會OO啊」這種。)


前幾年北歐教育火熱,感覺變成陳腔濫調,提這個大家可能厭煩。我看芬蘭也多少有點美化,我也沒有真的體驗芬蘭的幼兒教育,但我也期許自己不是當作教條,而是記得這個概念,根據小孩的反應與我們所在的環境調整,適時地運用在教養過程中,也運用在自己學習東西上。


[1] 芬蘭用「四歲閱讀評量」,幫助每一個需要的孩子

https://life.newscandinaviandesign.com/?p=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