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23, 2020

芬蘭薑餅與薑餅屋食譜

這個食譜烤出來的芬蘭式薑餅是脆脆的、硬的餅乾口感,有糖的香味跟香料的香味。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味道調整使用的糖漿與糖的種類,例如用紅糖比較香,喜歡多一點黑糖味的就使用黑糖漿或是黑糖。

大人簡單示範與小小孩裝飾的。



薑餅食譜

175 ml 糖漿(在美國可以使用的產品:molasses, Lyles golden syrup)
100 g 糖
125 g 奶油(或是 9 table spoon)

香料:
1-2 茶匙 現磨的薑或是乾的薑粉
1 茶匙 新鮮刨細絲的橙皮或是橙皮粉
(原食譜中使用肉桂、小荳蔻跟丁香,家人沒那麼喜歡肉桂,就只用薑,參考別的食譜加上橙皮,我覺得也不錯。)

1 個 蛋
375 g 麵粉 
1 茶匙 泡打粉(baking powder)

作法:
加熱糖漿、糖跟奶油直到糖融化,加入香料,(放到可以耐熱的攪拌盆中)冷卻後加入蛋,在分兩次加入混合過的泡打粉與麵粉。麵團會軟軟黏黏的,可是應該要可以弄成球狀,如果太濕軟就再加一點麵粉。把麵團分成兩球,用保鮮膜包起來,大概壓成餅狀,冰到冰箱(八小時以上,通常可以前一天準備麵團)。

冰好後可以拿出來桿成約 0.2 - 0.3 公分厚,再用餅乾模型壓出形狀,放到烤盤上。175 度C 烤約 5-8 分鐘,餅乾邊緣顏色變深。在烤盤上冷卻一分鐘之後再移到烤架上冷卻。(同一個烤盤放上大小差不多的餅乾,避免有的焦了有的還沒熟。)

如果要做薑餅屋的建材,可以自己用紙或烘培紙畫好模型在據此塑形餅乾。也可以做立體的聖誕樹等等。


裝飾用的或是黏合薑餅屋的糖霜

1 個 蛋白
400 ml 糖粉(粉末狀的糖)
1 茶匙 白醋

混合均勻用電動打蛋器打到變濃稠變硬。放到塑膠袋中,塑膠袋剪掉一小角,就可以擠出開始裝飾了。


參考食譜

https://svenska.yle.fi/artikel/2016/12/08/pepparkaksbak-med-barn


Thursday, December 10, 2020

美國的芬蘭麵包店

可以運送的美國各地的芬蘭麵包店(慢慢蒐集資訊中)

Arctic Swan Bakery
https://www.facebook.com/Arctic-Swan-Bakery-1569834656391166/
位在賓州,小規模的、以網購經營與參加市集為主的麵包店,平常只有賣酸麵糰黑麥麵包(ruisleipä),年末聖誕季節時會推出長型的以小荳蔻調味的 pullapitko。

Palm Beach Bakery and Cafe
https://www.palmbeachbakeryandcafe.com/shop
成立於 1997 年的麵包店,最近(2020)開始有寄送麵包的服務,品項多樣也不限於芬蘭麵包,一次的量都滿大的。

紙編聖誕心形(Danish woven hearts, Pleated Christmas hearts)

三年前去哥本哈根的時候在博物館紀念品店看到一本介紹這個心形以及提供許多設計樣本的書,薄薄一本,看起來很簡單也很有趣,可以有很多變化。我當時想說可以以後跟寶寶一起做(其實是自己想做xd)。結果今年才第一次做。寶寶還沒辦法一起剪或是編,可是有興趣提著小籃子裝東西。感覺可以當作每年聖誕節前都做的手工藝活動。




根據 Wikipedia,好像是在丹麥、挪威跟北德會做的聖誕裝飾,可以加上把手掛在樹上,還可以當作放糖果的小提籃。據說已知最早的心形是 1860 年時由安徒生製作的,收藏在博物館中。

今年紐約的 Scandinavia House 一系列的聖誕季節工作坊(遠端)中也有這個飾品。(想要更多變化的話,網路上可以找到很多設計好的樣本。)

後來聽芬蘭友人說芬蘭也有這樣的聖誕裝飾,裡面可以裝糖果或是薑餅,掛在聖誕樹上。




2022 年補充:寶寶快五歲了,可以剪,但是編織的部分還是有點難,能夠用紙條上下編心型,但能夠放東西的心型是雙層的紙需要一層內一層外這樣編。(可以從最簡單的,各剪一刀有兩條的紙開始。)

Monday, October 26, 2020

美國人真的都不做月子嗎?

以前常聽說美國人不做月子,還有說產婦都生產後沒幾天就去上班,誤以為美國人沒有產婦休息的概念。但是根據我在紐約的生產經驗,以及周遭同事的分享,這裡是有生產之後要休息的概念,也十分重視產婦的心理健康。不過也有幾個問題,最後會提到。

最主要是生產後出院前護士會給予一堆建議與提供諮詢,裡面最重要的就是產後六週要多休息,產後六週要回去婦產科醫生檢查,沒問題才解除這個多休息的狀態。有一條規則很有趣,是「不要抱比寶寶重的東西」。我聽到時心想每個人的寶寶又不一樣重XD 所以我的解讀是不要提重物,但是通融可以抱自己的寶寶。還有不要久站,不要爬太多樓梯,但也要適度走動。另一條重要的建議是產後六週不能放東西進陰道,所以也不能使用棉條或是發生性行為等等。

公司幫我們保的保險則是提供孕婦免費的諮詢專線可以跟專業的護士聊天,一開始會給予一些建議,問一些基本的問題,確認飲食健康、飲水充足、每天都有輕微的運動。之後在每個孕期開始都會再打電話來關心,產後也會再有一兩次的電話聊天,問一些基本的問題跟給一些建議,除了身體健康、要多休息外,有很多問題是跟心理健康相關的(雖然我當下覺得如果我就是否認呢XD)。我現在不記得確切的問題了,可是就是問有沒有感到沮喪之類的。

另外我接觸到很多觀念也是在新生兒時期能請人幫忙的就請人幫忙,滿流行的一個概念是由父母親手照顧寶寶,但是找人來照顧父母(所有育兒以外的家務,煮飯洗衣倒垃圾等等)。(這可能是跟台灣多數人選擇的方式的一個差異,我接觸的概念比較強調由父母親自照顧嬰兒,藉此培養感情。)

所以結論是,美國人沒有坐月子的習俗,但一樣有產婦休息六週(剖腹產八週)的概念,只是不是以禁忌與習俗的形式出現,而是落實在產後例行檢查與產假

當然以上講的許多都是建議,有沒有照著做是個人自由。像是婦產科醫生也建議寶寶一歲半時再開始試下一胎,但是我看寶寶幾個同學都不到兩歲就當哥哥姊姊了,顯然很多人沒有在管這條建議,或是說權衡其他考量之後覺得風險不大。(雖然說不是禁忌,但其實我覺得美國關於懷孕與育兒的許多建議也有點像是一些規則,其實背後的實驗證據強弱不一,通常也沒有跟孕婦或家長講得很清楚這些規則的理由。)

不過,雖說如此,其實我覺得以一整個國家而言,美國在照顧孕婦與產婦方面是有很多問題的。

例如,我的懷孕生產經驗有可能不是美國多數人的經驗。譬如說我提到的護士專線的服務是由保險提供的,但美國有許多人沒有保險,或是最基本的保險並沒有這種服務。相較之下,我聽說芬蘭與一些其他的歐洲國家是由公共的護士到家訪視,這樣感覺更全面也更能觀察到每個家庭是否安好。

另外,生產課程、哺乳課程都是自費,產檢與生產的費用也非常高昂,這些都將沒有保險或是收入有限的父母排除在外。

我們很幸運,我的公司提供很好的福利,有帶薪的產前假、產假、十二週育嬰假。孩子的爸的公司也一樣給予很好的福利,讓我們在產後可以一起體驗照顧新生兒,也讓我有休息的空間。但這在美國可能是特例。

最後加上我個人的心得,我覺得要讓產婦得到好的休息,除了月子習俗外,在有雙親的家庭裡,父親(或另一個家長)的參與育兒也很重要,而這點非常仰賴各行各業職場與社會文化的支持,例如讓父親參與照顧新生兒的育嬰假。

Wednesday, September 9, 2020

[芬蘭生活] 芬蘭人夏天在湖畔或海邊的小屋做些什麼事

芬蘭人去夏日小屋渡假時過的是一種跟自然很接近、比一般現代日常更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他們也花很多時間在「勞動」(採莓子、採菇、釣魚、砍材、生火、整理房子)跟什麼都不做或是有人服務的渡假或是參與觀光活動不太一樣(當然還是有很多時間在戶外吃飯、與親友互訪、在陽光下喝下午茶等等悠閒的活動),不過雖然好像在勞動但是氣氛還是十分悠閒的(畢竟這些事情都是自己選擇做的)。很多家庭在從春末開始到秋初每個週末都會到小屋,夏天的時候則可能一次就停留兩三個禮拜。

有時候芬蘭人會笑說德國人放假是去參觀博物館或去各地遊覽,我們放假是在小屋度過。

我很懷念那種相對融入自然的生活,像是在自然中過日子的感覺。我想念的時刻有很多,很多其實很平淡,像是:
  • 走出房子就可以採藍莓回廚房做成藍莓派。
  • 生火燒柴準備芬蘭浴,洗完芬蘭浴跳到海裡游泳。
  • 在平靜的水域上划船,享受寧靜的氣氛。
  • 天氣好時坐在屋外吃早餐、午餐、晚餐。
但是離開芬蘭後發現這樣的平淡反而不容易追求。尤其這些經驗都在小屋周遭就可以完成,是「生活」的一部分,幾乎是隨時想到就可以做。(洗芬蘭浴要事先砍柴然後要生火燒材柴啦。)

曾經看過別人說芬蘭景色美是美,但是看一陣子之後就稍嫌平淡單調了。我一開始也有這樣的感覺。剛到芬蘭的時候是秋初,也淺嚐了一點小屋、駕船、藍莓與菇的生活,但是覺得好像看來看去就這樣,也不知道這些活動的「意義」是什麼。畢竟芬蘭的景色不是什麼壯麗的大景,就是湖海跟群島,地勢矮平。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參與了一年的芬蘭生活又到夏天的時候,我開始愛上這樣的景色,也很喜歡這種去小屋過日子的渡假方式,覺得跟自然很接近,從自然中收穫且動手參與的生活很寧靜很美好。

環境

典型的芬蘭人的夏日小屋通常位於水邊、森林裡,常常會有就在水邊或是幾乎在水面上的芬蘭浴小屋。面對的水域不管是湖還是海,通常都很平靜。除了是有很多湖的「千湖之國」外,芬蘭西南方沿岸地形崎嶇,海上更有成千的小島。因此雖然說是海,但看出去常常是其他的島,並不是開放的大洋。

也因為不論湖還是海都有很多小島,許多小屋位在小島上。有的是一個小小島就一個屋子,有的是稍微大一點,有多一點小屋。但一樣,小屋多半靠近岸邊。夏日週六往海面上對岸望過去,常常可以看到各家各戶起火準備芬蘭浴的煙(我總是想到炊煙裊裊,但通常這是準備芬蘭浴而非煮飯xD)。

小屋

小屋真的是樸實的小屋,英文會說 summer cottage,瑞典語會說 sommarstuga。到芬蘭以前聽到渡假小屋總聯想到別墅,到了芬蘭才知道是道道地地的小屋,空間上不大,設備上也不豪華,通常比平常住的房子還原始,很多曾經是上一代居住的房子(上一代的職業可能是漁夫或是農夫)。也因此並不是很富裕的人才有渡假小屋,很多一般收入的家庭都有渡假小屋(有的家庭是跟親戚分享,譬如可能是父母留下的房子,兄弟姐妹的家庭輪流來渡假。)

這些小屋通常是木造的,空間不大,很多甚至是跟親友一起親手建造的。通常沒有現代化的廁所,廁所通常在旁邊獨立的另一個小房子,用堆肥的方式處理。很多小屋也沒有自來水,而是使用井水,通常有自動化的設備,但是也聽過需要手動打水才能取水的小屋。芬蘭西南方典型的小屋外牆常漆成暗紅色[0],這種含鐵的紅漆在十九世紀非常流行,因此成為芬蘭西南方鄉間常見的樣貌,此外深色的木頭、暗褐色也很常見。

有統計說芬蘭在 2017 年底共有約五十萬座小屋(定義為 40 平方公尺,約 12 坪以下的傳統小屋。)平均每十人就有一座,這數據顯示小屋之普及[1]

活動

那麼在這些就在森林邊水邊的房子可以做什麼呢?通常大家會去森林裡採莓子、採菇類、在水上釣魚,然後再廚房中料理這些食物,再來會划船、開船出去遊覽、砍柴、生火洗芬蘭浴跟在水中游泳。此外也花不少時間整理小屋跟周遭環境。因此也有人開玩笑說芬蘭人去小屋不是在渡假,是在勞動[2],但我很喜歡這種接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採莓子

最常見的是野生的藍莓,幾乎可以說森林裡隨地都是。此外也有野生的覆盆子、小草莓等等。另外就是大家常在屋子外種些紅醋栗跟黑醋栗。通常在七月底八月初的時候可以採莓子。藍莓常做成派或是甜湯,多的則冷凍起來,紅醋栗跟黑醋栗比較酸,常加糖做成濃縮果汁。(大概因為過去冬季少有農產,為了準備過冬,很多秋收的活動,目前還存在許多芬蘭人生活裡。)

採菇類

多雨的夏天之後的夏末秋初(八月開始)常可以豐收菇類,幾乎所有芬蘭人都有一定的採菇類的知識,能分辨幾種常見的可食用菇類。我被提醒採菇類的時候要注意不要連根拔起,因為留下根的話菇類每年都在一樣的地方生長。菇類不像藍莓一樣隨地都是,要稍微尋找一下。菇類用刷子稍微清一下泥土,之後就可以料理或是炒乾保存。

釣魚

釣魚也有很多種方式,可以垂釣線、可以撒網捕魚(符合當地規範下),捕到的魚自己處理,晚餐就有著落了。還記得我第一次學自己處理魚的時候旁邊飛來很多覬覦的海鳥,令我有點緊張。很多人也有燻魚的設備(或簡單或先進),可以煙燻魚。

雕樹皮船

拿乾裂的樹皮可以做簡單的木雕,常做的主題是小船,樹皮材質滿軟的,容易用小刀雕塑。

和親友互訪

有些時候附近住的都是或近或遠的親戚(尤其如果小屋周遭的地是父母輩或祖父母輩留下來的話),或是就算本來不認識,也可能會因為夏天常待在這裡而跟附近小屋的鄰居互相認識。大家可能會偶爾互訪,可能是隨性的下午茶或是比較正式的午餐晚餐。

也會有些人在夏日小屋種些馬鈴薯、蔬菜等等,也忙簡單的農耕。









[0]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alu_red
[1] https://finland.fi/life-society/the-art-of-finnish-cottage-life/
[2] https://inktank.fi/finnish-problems-episode-2-summer-cottage-labour-camp-holiday-camp/

Friday, August 28, 2020

Stokke Tripp Trapp 餐椅與 BabyBjörn Bouncer (彈椅)

北歐在嬰幼兒產品也很厲害,我覺得很多產品在空間利用、實用性、耐用程度、美觀上都優於美國的產品,有時候也忍不住想北歐五國加起來的人口也不過比台灣略多... 除了 Ikea 之外還有不少熱門兒童產品是北歐的,跟 Ikea 不同的是其他這些品牌常常走的是耐用、設計佳但高價位的路線。這邊想講兩個很常見我也很喜歡的產品。

Stokke 的 Tripp Trapp 高腳椅

Tripp Trapp 的名字源自於挪威童書 “De tre bukkene Bruse” (Three Billy Goats Gruff)[1] 裡面山羊的走路聲。設計者 Peter Opsvik 發現他的兒子坐不下高腳椅,但是大人的椅子又還太大,因而設計了這個可以隨孩子長高而調整的椅子。除了座位可以調,也有放腳的踏板可以調(有助於良好的坐姿)。

這款挪威設計的椅子在美國還算流行,但是在北歐更是普遍,標榜的是可以跟寶寶成長的椅子,連大人都能坐。(當然這類成長型產品最需要問的是寶寶長大還願意坐嗎?)但目前的確有這樣的體驗,一開始我們裝著嬰兒座位跟桌子,寶寶一歲多不肯坐,先是拆掉桌子,後來再拆掉嬰兒護欄,一拆掉就肯坐了。現在兩歲多的寶寶則是可以自己爬上爬下,自己扣安全帶,不過寶寶最近更喜歡坐在小椅子上,用爸爸的板凳當作桌子,所以就換爸爸坐他的餐椅。不過玩顏料或是麵團時我還是請他坐餐椅。聽許多人的經驗是一路用到七、八歲甚至更大,讓我十分期待繼續使用。

原本覺得價位偏高,有點猶豫,可是懷孕期間去哥本哈根的時候住的 AirBnb 主人說有個四歲的小孩,餐桌就擺了這張椅子,我們路過幾間幼兒園,也看到裡面都是這張椅子,就決定買了。我覺得優點還有線條簡單、融入其他傢俱、相對不佔空間等等。(丹麥品牌 Leander 也有一款很類似的高腳椅。)

另外,因為耐用,在美國也有很好的二手市場,也聽過別的家長分享買二手的,用個幾年之後再賣掉,耗損程度差不多,賣出價位也跟買入時差不多。

Stokke 也還有其他熱門的產品,像是嬰兒車、嬰兒床、澡盆等等。我們家有的則是小孩的行李箱,寶寶可以推、可以坐、還可以把座位延伸讓寶寶躺平。本來想說只有搭飛機時可以用會不會太奢侈,不過目前是一款在家常推出來玩的玩具。

補充:只有找到英譯本的山羊故事書,裡面的山羊走路聲變成英文之後 pp 變成 p。



BabyBjörn 的 bouncer

這個 bouncer 在寶寶頭幾個月的時候對我們幫助很大(跟揹巾並列拯救我的育兒神器),寶寶不喜歡自己躺著,這個椅子讓他可以看到我們,讓我們可以把他放下來做點其他的事情,或是我一個人帶寶寶的時候可以一面擠奶一面表演歌舞娛樂寶寶,讓寶寶坐著拿書翻給寶寶看,或是看著寶寶面對面吃飯。而且不佔空間,收納時更是可以完全扁平,適合我們空間超小的家。唯一的缺點大概是至少要 8 磅才能坐,寶寶出生時重量輕,滿月前後才能用。會自己坐之後先收起來,寶寶會走之後把套子反過來變成沒有安全帶的那面,現在寶寶偶爾還是會自己拿出來坐著玩(但也快要到達重量限制了)。BabyBjörn 還有其他很受歡迎的產品,像是揹巾、圍兜、餐具。我們家還有圍兜、小杯子跟小小孩塑膠湯匙叉子,我都很喜歡。(餐具是瑞典製的。)

BabyBjörn 是個瑞典的家族企業。他們在斯德哥爾摩附近有經營一間現代美術館 Artipelag [2],名字雙關,是「在群島中的藝術」,於 2012 年六月開幕。作為嬰幼兒產品公司,經營的當然也是間歡迎兒童一起參觀的美術館,提供許多給兒童的活動。環境看起來也很棒,座落在水邊、在自然中,除了適合小孩,也是適合老人跟身障人士走動的環境。在我想帶小孩一起去參觀的景點清單上!


Saturday, August 8, 2020

重視學習動機與興趣的學前教育(非專業的個人想法)

我很喜歡芬蘭學齡前幼兒教育的許多概念。其中一點是重視發展對事物的興趣、培養學習的動機,而相對地不重視識字或是算數學等等技能的訓練。基本上,他們認為有興趣才能有效率的學習。具體一點來說,像是在日常生活與玩樂中讓小朋友意識到語言溝通的重要性,或是讓小朋友享受閱讀的樂趣,那麼他們慢慢地就可能會對認字母有興趣,而不是急著教授認識字母。

其實不只是幼兒教育,我在交換學生期間(高中)也有這樣的感覺,覺得芬蘭教育更重視可以把所學運用在生活中,而不是把重點放在精進技巧。譬如說游泳課,老師會放大家下去游一千公尺,並不重視測量速度。感覺重點是可以把游泳當成一種健身運動,或是當你到了湖裡海裡有辦法享受游泳,而不是可以去競賽。在台灣我的高中則是會測速,要求在畢業前可以游五十公尺,但是大家到了湖裡海裡未必能游敢游。我自己就是這樣的丟臉例子,剛到芬蘭的時候,我自認為會游泳也喜歡游泳,但沒有泳鏡又在踏不到底的湖邊,我根本不知道怎麼游。第一次在體育課聽到要游一千公尺的時候更是整個傻眼,我擅長的游法一下子就累了根本沒有辦法游這麼長。(那時覺得丟臉的另一個原因是我來自海島國家... 不過也可以解釋是因為大洋反而沒有平靜地湖泊淺海容易休閒游泳XD 但若是在游泳課之後還是沒有在天然水域中的自救能力就說不過去了...)


另一個例子是當時會聽到芬蘭同學們說「我學過這個所以我會」,而我常常在心裡想「這個我也學過但是我忘了」。感覺台灣的課程教比較多東西,但是大家也忘記比較多東西,真正留在生活中的知識與技能可能還比芬蘭學生少。而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我在台灣的經驗比較像是被動學習,在很多領域都沒有好好體認到我為什麼需要這些知識,也沒有機會真的使用這些知識或技能。(即使我本來認為我算是樂在學習也很適應台灣教育的人。)


以我在芬蘭的美術課來說,老師可能給一個主題,譬如說要用自然中的材料做一個可以放七個彈珠的容器,這過程中老師可能會建議或指導一些技巧,讓你可以運用在完成你的作品中。而不是把課程重點放在教授某個技巧,作品只是為了練習這個技巧。當時的美術課,常常大家發展的方向很不一樣,完成的作品也差很多,衍生出來的其他作品也不一樣。


如果是說運用在生活中的例子,有次我們駕小船在海上,遠方看起來有片烏雲有雷電,芬媽數起秒數來估算烏雲離我們有多遠。我那時訝異地問怎麼算,芬媽說聲速每秒多少剛數了幾秒所以大概是多遠這樣。我當下覺得好慚愧,聲速我當然會背,但我怎麼沒想過可以這樣用。(當然可能只有我啦,也許台灣多數的高中生都會這個技能XD)


這些是當初讓我印象深刻的一些例子。當然我覺得台灣教育有時也有這些成分(譬如高一家政課做圍裙就是高二廚藝課用),芬蘭教育也並非總是這樣(譬如英文課數學課還是有習題練習,只是英文課同時也很重視閱讀書籍與演講)。(或者也可能這樣的教育會有某些缺點。)只是當時整體而言讓我覺得大概念上放的重點好像不太一樣,大家把所學運用在生活中的程度也不太一樣。


其實後來我發現重視動機與應用這個概念對任何年紀的學習都可能是有幫助的,例如大學時的課程讓我發現 project 導向對我而言是比較能真正學到東西的方式,很多寫程式的概念或技術都要用到時才真的「學會」。所以反過來說,當我要學習某個技術,我得自己想個可以運用的例子實作來幫助自己學習。或是學語言時單純背單字我很容易忘記,但是如果同時在讀文章時看到的單字就比較容易記得,所以我會刻意找該語言我有興趣的文章來看。


也不只是芬蘭的經驗影響我的幼兒教育觀,我自己的媽媽也不認為需要提早在學齡前識字或算數。我還記得小一開學第一週,在課後安親班的時候,老師發現我不會第一課的注音,很認真地教我,但我就是不會,老師的一對一教學與問法讓我很緊張腦袋更是一片空白,我清楚記得當時的場景與心境,還有認真地在心裡想我就是不可能今天就會了,媽媽到底什麼時候來接我。據我媽說,老師有跟她提他們擔憂這孩子不會注音,我媽說那有什麼好擔心的,別的小朋友會是因為提早學了,長大了誰不會注音。可能因為這樣,老師後來也就不要求我了。後來我一直到小一上學期結束都還是不會念拼在一起的注音,但是放了個寒假之後,也不知道為什麼,我突然發現我會了XD 如果用大學聯考的國文成績或是大一國文的成績衡量,我可以很有自信地說學注音慢在起跑點上沒什麼不良影響,後來我對國文很有興趣,成績也很好。倒是如果當初爸媽老師都用那天安親班老師那種很有壓力的方式讓我學習,可能會讓我厭惡學習。(還有九九乘法表我也沒有硬背過不過這是另外一個故事。)


其實上小學前我媽也是試過拿起字卡問我那是什麼字這種教學方式,但是一樣弄的我很緊張(到現在都還記得),效果大概也很差,我媽幾次之後就放棄了XD 我記得我只會大、小、田、井這種很簡單的象形文字,其他都用猜的,某次猜對我很高興地說「我猜對了!」我媽還糾正我說要說「答對了」,我心裡很不服氣,因為我真的是用猜的啊。


但我想強調(根據我的理解)芬蘭教育並非不重視幼兒閱讀跟數學能力,而是他們把培養動機與興趣視為此時期最重要的達成閱讀跟數學能力的途徑。事實上,他們非常幼兒時期重視閱讀習慣的養成,且落實在識字以外的許多層面,例如在各地設置圖書館,設計適合閱讀的空間,提供給嬰幼兒的活動(絕對不會認為圖書館是只屬於安靜的成人的空間)。他們也有學齡前閱讀能力評估測驗(其中的重點是對語言或閱讀「興趣」的評估)[1],但他們對這些測驗的態度比較像是想了解小孩的狀況,以便適時調整家庭與學校的教學,或是了解是否需要特殊協助,基本上此時期還是認為每個小孩有自己的進度,並非一定愈高分愈好、愈早會愈好等等。


還有,我的理解中,學前教育強調學習動機並不是說絕對不教識字或算數(目前芬蘭是這樣實作,不過據說過去芬蘭曾經禁止幼稚園教識字等等),如果小孩有興趣學沒什麼不好的,只是要注意不要為了教技術而抹殺學習興趣,那樣長期而言可能反而不利學習。或是說當時間有限時,可以想想是要把這個時間花在識字活動上,還是花在鼓勵孩子們需要用語言溝通完成某個目標的活動。(又譬如說我是要拿起字卡問寶寶這是什麼字母,還是拿起書本一起共讀。)我看過的例子是他們也會把數數融入玩樂中,只是可能是由小孩主導,老師視時機融入。(譬如小孩在森林裡搜集樹枝,老師適時地問你手上有幾隻樹枝,小孩可能用樹枝蓋座小橋,老師問說要蓋更大的橋的話要怎麼辦。其實我目前帶兩歲多寶寶的感覺是日常生活與遊戲中自然而然就會有很多機會用到數數或是大小形狀等等概念。)


其實最終的目的還是希望小孩能具備適應社會與職場的能力,也因此可能會根據所處的社會有所不同。(譬如某勞動市場可能偏好勤勞聽話而不重視創意,或是在極權國家訓練獨立思考也許會在未來帶來殺身之禍。)芬蘭跟其他北歐國家也一直在調整他們的教育方式,不過目前這個大方向還是強烈地存在芬蘭幼兒教育中。


重視啟發興趣聽起來很理想化,但是其實在我眼中這是一種比台灣教育還更從實用角度出發的教育方式:先讓你理解完成某些事你需要什麼技能,再去精進這些技能。(甚至更洗腦:我認為你需要識字,雖然我不強迫你識字,但讓你由衷地想要識字XD)還有一些芬蘭大學教育或是碩士階段的課程安排與設計我也有這樣的感覺,譬如他們更重視針對本國的產業需求培養人才,人口不多所以領域內的通才很重要,或是現在的討論也會考慮在日益國際化的就業市場中,芬蘭教育訓練出來的人才是否具備國際競爭力。(我沒有親身經驗,只是聽他人敘述他們的課程,還有印象中也聽過幾次「我大學念這個我當然會OO啊」這種。)


前幾年北歐教育火熱,感覺變成陳腔濫調,提這個大家可能厭煩。我看芬蘭也多少有點美化,我也沒有真的體驗芬蘭的幼兒教育,但我也期許自己不是當作教條,而是記得這個概念,根據小孩的反應與我們所在的環境調整,適時地運用在教養過程中,也運用在自己學習東西上。


[1] 芬蘭用「四歲閱讀評量」,幫助每一個需要的孩子

https://life.newscandinaviandesign.com/?p=3140

Monday, June 8, 2020

從五個月的產前假、產假與育嬰假回到職場的心得

兩年前的這時候是我產假/育嬰假之後剛回去上班的第一個月,PJ 在家帶寶寶。頭兩週公司提供 50% 工作時間的選項,對我來說是滿不錯的適應期。也很感謝是由 PJ 白天在家帶寶寶讓我很放心,可以專注在回到工作上。(這個月結束後開始上 daycare 的第一週銜接適應期也由 PJ 負責。)


挑戰

最大的挑戰有二。

一是寶寶此時期半夜起來次數多到我數不清楚(到底昨夜起來四次還是五次,好像也可能是六次?)精神很差,需要花力氣集中精神。不過令我訝異的是寫程式跟設計主題還行,只是對於一些曾經記很熟的名詞竟然會忘記,印象最深的是有次跟 rf 講話的時候想要提他當年跟 bi 的作品,但我怎麼都想不起來他們做的那個是叫什麼,當下有點恐慌不過後來就習慣了問別人就好,還好通常別人都沒有太大的反應不會添加我的憂慮,反正大多數都不是太重要的事情。(然後我現在又記得得了所以我不太擔心。)

另一是適應半天一次或是全天兩次的擠奶行程,還好這方面公司有很完善的擠奶設備跟環境,文化上同事也很包容(完全不需要解釋那段時間是幹嘛的XD 其實除非有人要跟我約會議不然大概也不會有人發現我的行事曆上有那些時段)。所以主要是自己要能調整成在破碎的行程下仍然可以完成工作。



收穫

但也有幾個意外的、因為時間的縮限反而做得更好的面向。(有點有趣,就像是期末考前念書特別有效率一樣沒道理卻又真實。)

首先是明顯變得有效率。在同樣的單位時間下,可以更專心地完成事情,比較不會浪費時間,也比較不會浪費精神在一些小事上。譬如以前,我可能光是要跟別人約會議,就會想很久,對方比較喜歡跟前一個會議連著的時間嗎,那是要挑跟 A 會議連著還是跟 B 會議連著等等。這種考慮其實通常沒太大效益,因為我就是不知道對方的偏好,不如直接約了讓對方調整(當然還是避開午餐時段等等明顯的條件)。

或是以前會想說,晚上還可以弄,週末也可以弄,所以有時候沒有集中精神做事,現在沒有這種奢華選項,工作的事情得在上班時間做完,所以得集中火力。
還有我有時候想說 PJ 跟寶寶都為了讓我能工作而付出,那我一定要努力,集中精神做事。(這是我這輩子第一次會因為別人付出而覺得自己應該要努力。)
也變得比較敢問問題,比較不會讓自己被困住太久。我一直都有這個問題,會因為不好意思而太晚問問題而自己浪費許多時間。但此時沒有時間所以都覺得管他的就問了。(除了第一天我想不起來一個以前天天用的重要的工具叫什麼,我覺得實在太丟臉了就自己找...)
最後是更擅長溝通跟策略性思考來決定要怎麼分配時間(prioritazation),會注意自己到底花時間在什麼事情上面。以前很容易鑽進細節就覺得管他的,結果做的東西沒有用然後自己很生氣。現在時間珍貴,不能這樣安排,所有時間都要花在最有效率的事情上。很多時候事先就要溝通好,或是退一步從宏觀一點的角度看。
再來就是我趁這個機會跟同團隊的所有同事單獨聊他們在做什麼,我覺得這是開始工作後很難得的可以從宏觀一點的角度看事情,重新思索我想要做什麼,我能從別人的經驗學到什麼。
結果整體而言我工作效率如何還是要同事才能客觀評估,但我自己倒是覺得還算滿意,一來一往下來好像跟孕前差不多。(是說本來效率也沒有多高啦...)
我覺得這段心得很有趣,原來工時變短+睡眠不足還是有補足工作產出的方式,之前一直很想寫,但一直沒時間,現在回憶也許有點不精確了,但是沈澱過了可能也想得比較清楚?
至於你說我有沒有從此工作都超高效率不浪費時間?當然是沒有啦,睡眠穩定時間變多後又開始有些地方故態復萌,有點可惜,還在努力中。

Saturday, May 2, 2020

[芬蘭生活] 芬蘭家釀檸檬蜜酒食譜(芬蘭語:sima|瑞典語:mjöd)

Sima(芬蘭語)或 mjöd(瑞典語)是在芬蘭人慶祝四月三十日的 Vappu(芬蘭語)或 Vappen(瑞典語)時會喝的飲料,中文可能可以翻成蜜酒,但其實家釀的酒精含量非常少。味道酸酸甜甜的又有氣泡,十分清爽。許多家庭會在一週前開始製作。其實作法滿簡單的,材料只需要糖、檸檬跟酵母,只是有成功發酵與否的不確定性,但是基本上加入酵母時的溫度掌握好還滿容易成功的。



材料:


4L 水
250克 黑糖
250克 白糖(也可以全部用黑糖,顏色會比較深,如照片中。)
2顆檸檬的檸檬汁
1/5茶匙 酵母(新鮮或是乾的)

糖跟葡萄乾

作法:


  1. 將一半的水煮滾,加入糖,攪拌至溶化。將另一半的水還有檸檬汁加入。
  2. 等溫度降至用手指感覺微溫(37 - 39 度)時,用一點溶液化開酵母,再加入整鍋檸檬糖水。放置約一天。(表面可能會有些泡泡,但沒有不一定是不成功。)
  3. 在每個洗淨的寶特瓶加入一茶匙糖跟幾顆葡萄乾。將發酵一天的檸檬糖水倒入寶特瓶。常溫下放置 2-3 天,直到葡萄乾都浮起來。這樣就完成了,可以移至冰箱中冷藏。(即使泡泡不明顯,若在寶特瓶中一天之後稍微轉開瓶蓋,有聽到氣釋出的聲音,就表示成功了,有在發酵。)
***注意瓶中壓力會隨著發酵而升高,每天至少稍微打開瓶蓋一次釋放壓力。
***酒精濃度 < 1%(大約),在寶特瓶內放置愈久酒精愈多,愈不甜。




2019 年第一次釀成功的時候寫下的心得(這是我在芬蘭交換學生十八年後)


芬蘭檸檬蜜酒與不要什麼都想一步做到最好


上次回芬蘭已經是兩年前的事了。那次拜訪很短但十分充實,既有赫爾辛基觀光,也有家居生活,還給了個演講。

週末跟著芬媽在廚房裡忙東忙西,其中一項是準備五月一日要喝的蜜酒 (sima; mjöd)。在那次拜訪的幾年前我曾經在紐約自己嘗試過,但覺得繁複且最後失敗了。而那次跟著芬媽做覺得怎麼這麼簡單,讓我印象很深。

不只如此,我們那個週末做了幾樣食物,還看了一個藝術展覽,逛了個大型二手商店。讓我驚訝一個週末可以做這麼多事情。

原來不要什麼都想著最佳化,做就對了,反而能做更多事情。也不會因為想著想著就覺得麻煩而根本沒有開始做。

印象很深是因為我覺得在工作上我也有這個問題,常常想要做到最好結果光想就累根本沒有力氣開始做,這次在芬媽家的廚房體會到的,希望也能用到工作與生活其他層面。

我常常想要找出「最好」的做法,譬如比較多個食譜,結合看起來不錯的部分,最後弄得很複雜,而且也沒有掌握到重點。然後因為繁複,之後幾年光想就累沒有找到精力再次嘗試。

芬媽的方法大致上跟糖包裝上的食譜一樣,沒有刨檸檬皮或加上檸檬片,只是用檸檬汁。而且使用某些英文食譜說要避免的金屬鍋子,最後的結果也很好喝。(他們年年用這個方法做怎麼會不成功或不好喝)。

我決定回紐約也要做,芬媽把包裝上有著食譜的黑糖送給我,不過因為懷孕生子我一直到過了兩年的前幾天才做。真的很簡單,成果也不錯。(而且因為成功了,往後若要嘗試其他變化也不再覺得難了。) 希望以後可以年年做,留一點芬蘭傳統在我的生活中。

(那次還有一個心得是原來我不只回台灣時是在當媽寶,連在芬蘭都在當媽寶XD)

Sunday, March 29, 2020

可以在家帶小小孩做的活動

因應武漢肺炎疫情,近日愈來愈多地區的學校關閉,許多圖書館、博物館、幼兒園等等幼兒教育機構整理出可以在家裡帶孩子進行的活動供家長參考,也有適合嬰幼兒的活動。很多都滿簡單的,運用家裡常有的材料,就可以變化出一些有趣有意義的活動。

這樣的資源其實非常多,大家可以找自己平常就會去的或是家裡附近的文化機構看看他們有沒有提供這樣的線上資源。

這裏整理出一些我剛好看到也覺得有趣的:

  • CMOM at Home by Children's Museum of Manhattan
    曼哈頓的兒童博物館提供一週中每天一個活動。
  • World at Home by Bright Horizons
    美國的大型連鎖幼兒園在這段時間推出給家長參考的活動。
  • Wednesday Workshops by Scandinavia House
    Scandinavia House 是紐約的北歐文化中心,本來每週三有提供給兒童的活動,中心因疫情關閉後他們開始上傳他們常做的活動的簡單教學影片。
  • Art With Panda
    台灣人經營的可以跟小小孩一起做的藝術創作,不是針對疫情而設,但是很多很棒的勞作主題。

Saturday, February 29, 2020

選擇 daycare (六週到兩歲)

最重要的是老師怎麼跟寶寶互動


其實最重要的是老師怎麼跟寶寶互動,怎麼跟寶寶講話,對待寶寶的態度。老師看起來開心嗎?喜歡自己的工作嗎?老師彼此之間怎麼互動?氣氛好嗎?但這些在參觀的時候不容易觀察,可能需要在教室待稍微久一點的時間才能觀察到。

此外是一些容易量化的事項


  • 接送小孩所需的時間。離家近還是離公司近?
  • 師生比。(大部分的 daycare 好像都差不多,通常都是法規規定一個老師最多能帶幾個小孩就是幾個。)
  • 老師流動的比例。(老師愈少換愈好,代表這邊環境穩定,且老師們也有經驗,彼此互相熟悉合作起來也順利。)
  • 是否每天都會清潔環境及消毒玩具。
  • 教室是否通風良好。(這兩項好像會影響到寶寶是否容易生病。)

再來是要了解的事項,但是其實每一間 daycare 可能都大同小異的。

  • 作息,吃飯跟睡覺的時間、午睡長短。通常一歲以下是按照每個寶寶的作息,而一歲以上全班有一樣的作息。
  • 每兩個小時換一次尿布。(法規規定。)
  • 是否會去戶外透氣,幾歲開始用走的。是否會去公園,散步路線是否安全。

最後是做的活動,可能可以觀察出學校的教育哲學與態度

  • 是否有音樂課、藝術課?音樂課跟藝術課的形式?
  • 是否有其他的課程?像是語言課、廚藝課、跳舞課?(雖然名為課程,但其實只是讓寶寶接觸不同形式的活動啦。)

我們的經驗


我們一開始只有排到一間 daycare,真正要開始前一兩週跟老師會面的時候其實沒有很滿意,覺得看起來老師有點制式,那天幫忙的人看起來很無聊,似乎並不投入這份工作。但是等我們真正開始之後其實很滿意,覺得老師很有條理,只是說話比較理性,然後那天是臨時的老師,其實那樣的狀況並不多見。又譬如幾個月下來大部分的時候教室都很穩定,我去接寶寶的時候大部分時候大家都很好,只有一次有三個寶寶都在哭,一個坐著哭、一個趴著哭、一個在床上哭,老師忙不過來無法一次安撫大家。

我們也很喜歡寶寶在學校做的活動。譬如他們安排很多藝術課,一方面是讓寶寶接觸不同的刺激,另一方面也是很棒的吸引寶寶注意的活動。他們每週有一次音樂課,請外面的老師來自彈自唱,我家寶寶也很喜歡音樂課,據說他都會爬到前面專心聽(照片或影片中也真的如此),其他老師說音樂老師離開的時候他都會哭,讓音樂老師很不知所措。

兩間 daycare 的比較


本來以為每一間 daycare 也都大同小異,但後來發現還是有差。我們曾經短暫轉學去另一間 daycare,結果一個月後就決定再下個月就轉回原本的學校。我們不那麼喜歡新學校的地方:
  • 感覺學校很講究規矩,一板一眼的,但不一定那麼適合這個年紀,感覺也比較不自由。譬如說準備吃飯的時候輪流叫名字,叫到的小朋友去洗手,再坐到位置上。而原本那區有一個老師看住小朋友,洗手台一個老師,餐桌區也一個老師。這跟第一間學校很不一樣,第一間學校好像不需要這麼嚴格看守,也不用叫名字,但也能讓寶寶們洗好手吃飯。
  • 什麼時候要做什麼都很嚴格執行的感覺。譬如放學的時候玩具都收好了,寶寶們(一歲多快兩歲)想去玩的話老師會一直拉開他們説 "It's closed." 但我覺得這滿愚蠢的... 我比較喜歡第一間學校讓寶寶們可以自由地選玩具玩,同時也還是能在大家都要回家的時候鼓勵他們收玩具。
  • 他們每週寫兩次 "Journal",我看到內容時,一方面覺得很無奈,一方面也快笑翻了。譬如他們每週有一個字母,每週五還要帶那個字母開頭的玩具去,然後週記裡是老師寫四個字母,要寶寶圈哪一個是 B,上面有個漂亮的圓圈把 B 圈起來。我才不相信那是寶寶圈的,也不認同這樣教一歲多的寶寶是個好方法,甚至不希望老師把時間花在這上面。週記其他的內容是畫直線啦(也是不適合這個年紀),選形狀啦,我都覺得不認為這樣的教法有效率有意義。甚至老師有次跟我說,他教寶寶認 "blue square",可能因為寶寶在家講中文所以寶寶不會,我心裡其實很不同意,我覺得他年紀不到,聽不懂又怎樣,而且搞不好會 blue square 只是不知道為什麼要只出來而已。相較之下我覺得第一間學校比較尊重寶寶不同的發展與興趣。
  • 他們有「一對一」的藝術課。一開始聽到覺得一對一好像很好,寶寶在這個時候可以獲得老師全部的關注,但跟原本學校的藝術課一比,這個一對一教學好像沒必要甚至有反效果。譬如他們的作品很多是老師剪好再給他們貼,大家貼出來的東西都有點像,我忍不住想說可能是老師在「一對一」時會「指點」怎麼貼。但這樣不符合我認同的寶寶藝術課,我覺得寶寶藝術課應該是讓寶寶自由發揮,頂多示範某個畫具或是材料怎麼使用。
  • 總之覺得第二間 daycare 用一種很刻意的方式在教規矩,但是第一間 daycare 老師們順順地做也可以達到一樣的效果,不用使用這麼緊繃的方式。
  • 再來覺得這些學校老師們之間好像比較有階級,有分行政的老師、主要老師、輔助的老師,他們之間的互動好像會受到他們的職務的影響。原本的學校也有這些分工,但感覺老師相處融切、都很歡樂,好像沒有那麼有「階級」的感覺。
  • 老師們好像也沒有那麼開心,比較像是在做一份工作的感覺,而比較沒有這是他們自己經營的教室的感覺。
  • 最後是整體而言寶寶們好像沒那麼開心。但這點可能受到我們心境的影響,不一定是客觀的觀察。
當然我覺得這只是不符合我的期待,可能有很多家長其實很喜歡這樣的帶寶寶風格。


下面描述一下我們喜歡第一間學校的地方


好習慣(一歲半)


偶爾會驚嘆 daycare 教會寶寶一些好習慣。

譬如說寶寶跟同學們常常會把在地上撿到的小紙屑小東西遞給大人。我第一次看到覺得很驚奇:老師一面說「艾拉,把那個給我好嗎?」一面把手掌張開伸過去,而那個不滿一歲的寶寶竟然真的會把小東西放到老師手裡。(這裡使用假名)我那時還想說我家寶寶都不會這個,結果後來觀察到寶寶在家也會主動把地上撿到的小小東西遞給我。(喔當然不是所有東西,譬如他看到瓶蓋就想自己玩,或是一開始去公園他都在玩樹葉,要防止他玩小垃圾。)

又譬如說一歲多寶寶開始有自己的意見,可能不想離開遊戲區,可能回家時還想要繼續玩某個玩具。我一開始覺得很困擾,但發現當寶寶不願意放下玩具時,老師心平氣和地拿個籃子過來,一面說「我們可以明天再玩,現在跟玩具說 bye bye 好嗎?」然後接著示範幾次說「bye bye 積木」,然後竟然有用耶,寶寶遲疑了一下就鬆手把玩具放進籃子裡。

所以我們參考這個策略,在離開遊戲區時跟鞦韆說 bye bye 跟溜滑梯說 bye bye 跟遊戲區說 bye bye 或是跟其他小朋友說 bye bye。也不知道是真的有效還是寶寶剛好度過那個時期了(也只是過了一兩週),真的大幅減緩離開遊戲區時的崩潰大哭。雖然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方式有效,但覺得這是一個讓寶寶知道我們要離開的方式,所以就養成離開遊戲區時跟大家說再見的習慣。

還有一次也是在學校玩玩具掃把拖把組不想離開,我跟他說了幾次跟掃把說 bye bye 也沒有用,這時老師說「可以幫我把那個放到旁邊嗎?」然後一面指著角落,我驚奇地看著寶寶竟然真的把玩具放到角落,然後要跟我回家。所以之後當寶寶堅持要玩某個不適合在家玩的東西時,當我想起來的時候,我也試著跟寶寶說,把那個放回去好嗎?竟然還真的有幾次有用。(雖然也不知道是因為這樣講,還是寶寶知道堅持沒用了。)

不過有時寶寶就是吃定爸媽,老師幫他穿雪衣一向沒什麼問題,有段時間我幫他穿就時常扭來扭去加上哭叫。

但我覺得好像在學校養成了一些習慣,或是觀察到了一些習慣,在家順勢使用同樣的策略很快就會奏效。(是也不知道這些習慣會持續多久啦!)

寶寶的藝術課(兩歲前)


其實寶寶能做的形式不多,但是好像光是這樣就有不少變化了。懷孕期間參觀學校的時候聽到他們有藝術課廚藝課等等還覺得這些學校也想太多,嬰兒上什麼藝術課XD 但是真的開始上了之後覺得原來也可以這麼多變化啊,寶寶好像也真的有興趣。(是說也不知道寶寶到底觀察到了什麼,有沒有什麼正面影響等等之類的啦,但是做為吸引寶寶看似是滿成功的活動。我每天也都很期待看今天有沒有做什麼特別的活動。)

寶寶一歲以前的藝術課很多是用夾鏈袋進行,譬如老師把不同顏色放進夾鏈袋,讓寶寶玩,搓搓揉揉觀察顏色混在一起有什麼變化。有時候放不同顏色,有時候也試不同材質,或是放紙跟顏料。也曾經把不同形狀的球沾顏料放進透明塑膠盒裡,讓寶寶們轉動,顏料就沾上盒子,也是屬於不會弄髒的藝術活動。也有利用油跟水製作轉來轉去彩色油珠就會浮起來的管子,寶寶們好像也還算喜歡。也會進行會把手弄到顏料的活動,像是拿松果、海綿、球或玩具卡車沾上顏料,大家一面滾球或嚕車車一面就做出不同的畫作。(寶寶用卡車做出來的畫作大概是我目前最喜歡的之一。)

一歲之後開始拿畫筆,可能畫在紙上,也可能畫紙箱、畫盤子、畫南瓜。最近還弄了一個用顏料加上小蘇打粉,再加醋,觀察顏料冒泡泡從南瓜滿出來,再用畫筆沾泡泡顏料畫畫的活動。

之後大概隨著年紀增長,藝術活動也愈來愈像我記憶中小時候做的藝術活動。嬰幼兒時期的這些實在是有趣,大概我沒有特別去想,自己在家也沒有力氣帶這些活動,看到就覺得有點驚奇。還記得看到寶寶們拿著卡車沾顏料的照片時覺得很佩服老師們的勇氣,想說清理應該很麻煩,但是想想老師們弄一次就可以讓很多寶寶做活動,這大概就是 daycare 的優勢吧。


親師會(快兩歲)


前陣子參加了人生第三次的親師會。目前每次我都覺得很有趣,我很喜歡聽老師比較有系統地講寶寶各個面向的狀況。一開始會有點懷疑,想說老師會不會只是講一些同齡寶寶適用的發展狀況,但是實際上老師講的時候都會模擬寶寶在不同情境的反應,很像我們觀察到的寶寶,也會覺得無法套用在他同學身上。(寶寶們從嬰兒時期就很明顯有不同的個性,這點也很有趣。)

這次老師也描述了他們運用的方法。一個是在寶寶崩潰的時候跟他說你是個好寶寶,我知道你很沮喪,你想要做這個,但是不行。等寶寶好一點之後提供他兩個選項,譬如去看書或是去畫畫。寶寶做出選擇之後稱讚他做出選擇很棒。老師說重點是 "move forward",引導進入下一個活動。我覺得好有哲理,也可以運用在自己的生活中。

實際上寶寶們好像都很少在學校發脾氣。老師們要換尿布穿雪衣等等都沒什麼問題。在家困難的事情在學校都不是問題。上週某天傍晚寶寶又在拖延不願意坐揹巾回家,但老師一問他說,你準備好回家了嗎?他點點頭,馬上舉高手要我抱他進揹巾。根本變魔術!

Thursday, February 6, 2020

寶寶用品與穿著:第二年

驚豔

Stokke Tripp Trapp High Chair (6 month up)

原本只是覺得好看、省空間、有腳踏板,對於「成長椅」的部分沒有特別的體會。但在大約一歲兩個月時寶寶開始拒絕坐進嬰兒護欄裡,用他喜歡的食物或玩具吸引也沒什麼成效。幾次之後,試試看把嬰兒護欄拆掉,結果拆掉之後寶寶就很願意坐了!不知道如果是一般只有嬰兒座位高腳椅是不是就要淘汰了。(一歲左右在台灣時也曾經拒絕坐阿公阿嬤家的 Ikea 高腳椅,後來回美國一開始也不太想坐進嬰兒護欄,但可以用食物吸引他坐,一陣子之後就好了。)

Munchkin 的 360 杯與零食杯

360 杯設計十分巧妙,杯口設計矽膠杯蓋。用一般開口水杯的喝水方式,稍微用點力吸就可以喝到水,但是放在包包裡的話水不會流出來(如果掉落到地上水還是會噴出來)。這個杯子在紐約也很流行,寶寶的同學很多人使用。

玩具




我覺得 Ikea 基本的玩具很厲害,其實都是很簡單很經典的玩具,但是用起來比其他品牌的適合。譬如疊杯夠大又好疊、木製套環質感好、敲打玩具很多玩法等等。

  • Ikea 的疊杯
    夠大又好疊,每個杯子的設計有變化,顏色也好看。不過寶寶一直到兩歲左右才比較判斷大小、才稍微會疊。但在會疊之前一直都對杯子很有興趣,也可以拿去當洗澡玩具。
  • Ikea 的木製套環
    質感好,寶寶大約一歲一兩個月開始會套,一直到兩歲都還是滿喜歡玩的。可以專心玩一陣子。
  • Ikea 的敲打玩具
    沒想到有好多玩法!都是不小心跟寶寶一起發明的,最一開始是寶寶會拉我們的手拔小木樁再要我們放回去、後來是我們把小木樁立在地上讓寶寶用手或腳全部弄倒(靈感來自保齡球,寶寶有一陣子非常喜歡,要一直玩一直玩)、再後來會自己用手放跟拔、最後才是原本設計的拿槌子敲木樁。
  • 扣環玩具
    上面有六對扣環(但我們的只有三種不同的扣環、一種兩個),寶寶一歲半之後開始會扣,很喜歡扣,但是一直到兩歲他都只會扣,不會打開,所以扣完就要我們開,通常會重複玩好幾次。
  • 形狀分類器
    很喜歡這款設計成一個球,寶寶在放形狀的時候也要轉動查找,而且剛好可以收納形狀方塊。



一般衣物(跟第一年差不多)


會走之後變成以上衣跟褲子為主,上衣不再一定用包屁衣,而可能是下擺放在褲子外面的。

  • H&M
  • Next
  • Uniqlo

冬季保暖衣物或雨天裝備


babyshop.com 可以買到一些北歐品牌。北歐氣候寒冷,但鼓勵小孩在戶外活動,只要在 -10 度以上,都會讓小孩到戶外玩,可能因此北歐品牌有許多不錯的冬季衣物跟雨天裝備,跟一些名牌比起來也算平價。

注意零下溫度的冬季貼身衣物(包含襪子)不要選購棉質,棉質濕了之後完全沒有保暖效果,就算是乾的保暖效果也不佳。

  • Reima
    芬蘭最大的兒童衣物品牌,芬蘭政府給的寶寶箱裡面也使用很多他們的產品(2017 年的雪衣、手套鞋子、上衣、褲子等等)。寶寶會走之後我買了他們的連身雪衣、雪褲、手套、毛帽。用起來感覺都很不錯,價錢也合理,尤其喜歡一款毛帽,內層是聚脂纖維刷毛、外層是純羊毛,保暖且比起沒有內層的毛織品更加防風。
  • Polarn o. Pyret
    瑞典品牌。我讓寶寶使用他們的吊帶雨褲跟防水透氣的外套、毛手套、防水手套、毛襪、頭罩、圍脖子的保暖套,覺得不錯。
  • Kuling
    瑞典品牌。我滿喜歡他們的貼身薄毛衣或毛褲(有出包屁衣形式的或是一般上衣的),摸起來舒服不會刺刺的,價錢也相對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