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7, 2016

[旅行] 短訪倫敦雜想

這次在倫敦八個晚上,距離上一次拜訪則是八年多。

從特拉法加廣場往大笨鐘看

這次想到很多小時候來的事情,像是二十多年前路上可以看到龐克族,印象很深,因為是第一次看到。或是印象中 Harrods 的門口有禁止穿比基尼進入的圖示,以前想說可能是怕容易套上衣服就走了,現在想想也有可能只是保守?

小時候很喜歡在特拉法加廣場餵鴿子這個活動,後來才知道這樣造成廣場的髒亂,是市政府改造該廣場的一個要改掉的事項。現在特拉法加廣場看起來很乾淨,很多人停下來休息,National Gallery 前則有不少街頭藝人。(而且看起來不像紐約會有些人使用近乎騙錢搶錢的手段...)

還有印象中很久以前博物館好像都要收費,但是十幾年前有些開始改成自由捐獻。古蹟建築也從黑黑舊舊的外表變成乾淨亮麗的樣子,似乎剛好反映英國的經濟興衰。不過這次感覺儘管英國整體經濟表現不佳,但倫敦看起來欣欣向榮,是個還在成長的城市。

從 St. Paul's Cathedral 的塔上看出去,可以看到遠處許多地方在蓋房子。


  • 可能因為現在住在紐約,這次覺得倫敦人除了有禮貌外,也滿友善的。小事諸如在別人經過的時候狹窄走道的時候先把腳收進去一點,或是當我讓對向的人先通過的時候許多次他們回頭說聲謝謝。在紐約大家常常比較不耐煩,比較理直氣壯想要強調自己是對的。
     
  • 跟之前比覺得有些古蹟又變更白更乾淨了,可能剛好有清理過。倫敦市中心感覺欣欣向榮,除了建築維護地乾淨且晚上打光外,多處在蓋新的建築。譬如說從 St. Paul's Cathedral 的塔頂望出去,四面都可以看到施工的吊車。
     
  • 倫敦人真的比較有喝茶的習慣,許多供應簡餐的地方都有茶,而且是用茶葉泡的,可以選擇的種類也多。許多餐廳都有供應下午茶或是 cream tea(茶 + scones)。
     
  • 好像也比紐約人更常內用咖啡或茶。紐約人則是習慣上班途中外帶咖啡,拿著紙杯匆匆忙忙地繼續趕路上班去。我們到的第一個晚上想說買杯外帶的茶邊走邊喝,點的時候沒有特別說,過一陣子才發現店員準備了兩個茶壺讓我們坐下來喝。後來覺得這樣慢下來喝茶好像滿好的。
     
  • 傳統酒吧裡的食物 C/P 值不錯,可以點像是牛排或是 Fish & Chips 這類的英式食物。我們這次去了 Covent Garden 附近的 Lamb & Flag。(圖片中是 8 oz 的牛排跟 Scotch Egg ,都滿好吃的。)
     


  • 地鐵比紐約乾淨且穩定。車與車的間距很短,平日兩三分鐘內就來一班。(這點臺北捷運也有一樣的優點,不過亞洲的地鐵一般來講比較晚興建,跟紐約比較可能對紐約不公平。而倫敦的地鐵也很古老,紐約不能拿古老來當藉口了。)也因為車班頻繁,沒有看到人擋住門想上車的狀況。可以想像,因為在紐約下一班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來,而在這裡下一班一下子就到了實在沒必要趕著上車。地鐵標示也很清楚,跟著指標 "Way Out" 走就可以到出口,或是跟著其他地鐵線的指標也會順利找到月台。
     

  • 彎彎曲曲的街道逛起來很好玩,且店面比較密集,逛著逛著容易就看到有趣的餐廳或是店家。這點歐洲城鎮總是大勝美國的城市。
     
  • 博物館真的很多,且館藏很厲害。歐洲藝術文物比紐約厲害許多(很合理,畢竟這裡是歐洲且這些博物館都有百年以上的歷史了。)我想在博物館這方面好像還是勝過紐約。紐約比較厲害的方面可能是現代藝術,有不止一間高品質的現代美術館(MoMa、Whitney 等)。不過倫敦的 Tate Modern 也很不錯,且頂樓的餐廳景色很好。
     
  • 除了高品質之外,很多博物館都不收費。像是大英博物館、National Gallery、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Tate Modern、Victoria & Albert Museum 等等。美國這點大輸,自由捐獻的還是比較少。
     
  • 而且,倫敦博物館的自由捐獻比紐約瀟灑多了。就是放著捐款箱,另外在地圖或簡介旁邊請大家捐獻一英鎊。紐約實施自由捐獻的博物館往往還是設置買票的櫃檯,然後你跟他說今天是一個大人一個學生,他會跟你說「您今天的建議票價是 34 元,請問你要付多少錢?」第一次聽到真的愣住了,想說到底是要錢還是不要錢?要給多少錢?真的可以給少一點嗎?我覺得這招真的滿有效的,大家臉皮薄,還是會給個五塊錢之類的。可是感覺也沒有那麼舒服,覺得很不直接,紐約人真的是想儘花招賺錢。不過讓我們真的免費參觀而且心情舒服的倫敦博物館反而收不到那麼多錢...
      
  • 不過不知是否剛好是假期的關係,許多博物館人很多,滿擁擠的,且多數跟我們一樣是觀光客。後來查到了 這篇文章 提到近年來倫敦一些博物館(National Gallery、Victoria & Albert Museum、Tate Modern、Natural History Museum)外國訪客倍增。文章裡說大英博物館沒有這個現象,不過大英博物館也還是人潮洶湧。
     
  • 聽說倫敦有世界上最好的戲劇,不是說大型音樂劇,而是比較小的舞台劇等等。可惜這次只有看了音樂劇跟歌劇,沒有機會欣賞其他戲劇。(音樂劇方面感覺跟紐約差不多,不過很多厲害的戲碼是來自倫敦,當然也還是有些來自紐約。)對了,這是聽幾個現居紐約但是偶訪倫敦的朋友說的。
     
  • 皇家歌劇院比大都會歌劇院小一點,但不知道是否因為這樣,我們覺得音效也好一點。沒有每個人座位上上的字幕,而是使用懸掛在舞台上方的大字幕。
     
  • 許多店家從聖誕節前放假放到新年後,兩個多禮拜都沒開。對遊客來說不方便,但是感覺比較重視生活品質,也比較有節日的氣氛 :P。不過還好還是有夠多我們有興趣的店家有開。感覺紐約不太有店家放這麼長的假。
     
  • 不少地方有不分性別的廁所,住宿的地方的浴室也不分男女,但裡面當然是一人一間可以鎖門的淋浴間。
麥當勞裡 uni-sex 的廁所。



最喜歡的導覽:


  • House of Parliament 的導覽(有人帶領的英文導覽,而不是語音導覽。)可能剛好我們遇到的 guide 不錯,講得很精彩。導覽從英國女王每年來國會的時候進來的地方開始,跟著女王的路線到 House of Lords (女王不能進入 House of Commons),之後再參觀 House of Commons 跟聽他們怎麼表决的。 除了介紹國會怎麼運作的跟一些歷史,一路上也提到一些小故事跟以前留下來的習慣與傳統。



這次喜歡的餐廳或店家:

  • HR Higgins
    皇家咖啡供應商,茶也有名。一樓是賣咖啡豆與茶葉的地方,也可以外帶咖啡,espresso 不錯。地下室則有喝咖啡喝茶的空間,氣氛很好,幾樣點心都滿好吃的。買了適合加牛奶的 Duke Street Blend 覺得做奶茶滿好喝的。
     
  • Euston TAP
    Euston 車站外面的酒吧,對面是姐妹店 Cider TAP,在有趣的獨棟建築裡。我們在 Euston TAP 喝了一款 Orchard Pig 的 cider 覺得很好喝。
     
Euston TAP

  • Simpson's-in-the-Strand
    以前是西洋棋俱樂部,後來從對會員供餐慢慢轉變為餐廳,也歷經整個街區改建(幾十年前的都更xD)但仍在原地址營業。有著古色古香的高雅氣氛,感覺比較正式。有名的是桌邊現切的 Roast Beef,我們則點了桌邊現切的羊肉跟需要等 45 分鐘的 Beef Wellington。羊肉非常好吃,Beef Wellington 也還不錯。(不過我們點 Beef Wellington 是因為聽說這是丘吉爾最喜歡的菜,有點嘗鮮的意味,以後如果再來可能還是點羊肉還有試試 Roast Beef。)不過也可能是因為我們本來沒有期待很高,只是想找個地方吃 Beef Wellington,因此覺得超乎預期 :P
     
  • Tombo Cafe & Matcha Bar
    道地的日式小餐館,餐點好吃,抹茶拿鐵也好喝(稍偏甜)。氣氛很舒服,讓我們感嘆紐約怎麼沒有一樣類型的餐館。(紐約雖然有許多好吃的日本料理,但剛好沒有這種綜合式的又有點家常氣氛的小館。)
     
  • Monmouth Coffee
    咖啡滿好喝的。我們在店裡喝咖啡,吃蛋糕,也買了咖啡豆。這間店好像在觀光客中很有名,遇到不少遊客。
     
Monmouth Coffee

  • Yauatcha
    現代裝潢且西式氣氛的飲茶(Dim Sum),滿精緻的,我們點的食物都滿好吃的,印象最深的是腐皮蝦腸粉。價錢跟紐約的 Dim Sum 比算是非常貴,但是在紐約也還沒有找到像這樣精緻的 Dim Sum。(本來擔心是 fusion 而不道地,或是有幾間連鎖店後品質不是那麼好,結果好像多慮了,食物滿好吃的。)
     
  • 水月巴山(Bar Shu)
    水煮魚。這輩子第一次吃水煮魚就是在這裡 :P 不過沒去過四川不知道是否道地,只是在美國都沒見過這種形式,沒有湯汁這樣清澈的水煮魚,因此念念不忘。這次還是覺得滿好吃的,只是也是不便宜。

Bar Shu 的水煮魚。撈掉許多乾辣椒之後的樣子,
端上桌的時候是浮著滿滿的辣椒與花椒。


最後...
我們在倫敦還剛好看到 Tesla 的展示門市、世界首間好像也是目前唯一的 Google Shop,除了覺得很新鮮,也覺得有種倫敦充滿活力的感覺,很多新的東西。第一天晚上找廁所的時候到了一間麥當勞,結果是一間高科技的麥當勞,進門後先用平板電腦點餐跟付錢,然後再到後面的櫃檯取餐。不知道是不是試推行新的科技,還是概念店。後來路過其他麥當勞有特別注意一下,好像沒有看到這樣的設置。





高科技的麥當勞。先用平板點餐跟付款,再到後面櫃檯取餐。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