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February 4, 2017

[讀書] The True Deceiver (Den Ärliga Bedragaren) by Tove Jansson

芬蘭作家朵貝·楊笙(Tove Jasson)出生於芬蘭首都赫爾辛基一個講瑞典語的家庭,Moomin (譯作慕敏或嚕嚕米) 系列是他最為世界所知的作品。這次讀的書是他比較晚期寫給大人的小說英譯本 “The True Deceiver”,原文(瑞典文)的書名 Den Ärliga Bedragaren 比較接近 The Honest Deceiver(可能可以譯作「誠實的欺騙者」,但 deceive 不一定是直接說謊那種欺騙,也有可能是故意不說造成他人誤解。)。頁數不多,發生的事件也滿單純的,但是裡面所包含的情緒或是心境轉折卻十分複雜,感覺有許多層面可以思考,是一本讓讀者放下之後還會一想再想的書。

故事的主角是兩個差異很大的女性:孤傲且受到孤立的 Katri 以及雖然離群索居但是受人尊敬的 Anna。故事圍繞在兩個人的互動上,在一開始的時候兩個人似乎都有各自固定的生活習慣,但隨著故事的發展,兩個人的價值觀與習慣都受到挑戰。




---------------------------------------- 以下討論會提及故事內容 ----------------------------------------


Anna 的轉變


故事開始不久,我們看到 Katri 很肯定想著她跟 Mats 會搬進 Anna 的大房子。她也真的做到了,但是後來發生的事件不是每件都在她的預料中。她跟 Anna 的互動對雙方都造成了改變。

Katri 的直接了當與積極讓 Anna 離開了她的舒適圈。原本 Anna 很被動,譬如逃避自己不想處理的事情,勉強自己符合社會期待的樣貌,認為人人真的都是他們表現出來的樣子。而她能夠這樣也是因為她仰賴父母的遺產就生活無虞,有餘裕之下要扮演符合社會期待的樣貌容易多了。Anna 並不誠實的面對自己,而是勉強自己做出一些符合期待的事情。例如她並不喜歡回信給兒童讀者,但是她強迫自己這麼做,她會因為不好意思拒絕而做出一些不誠懇的承諾。她一點都不喜歡畫兔子,但是大家喜歡她的兔子,因此他持續的畫。另外她相信大家都是良善的,因而不好意思拒絕別人,例如她無法明卻地拒絕商店老闆給他的肝。



但是 Katri 搬進去之後強迫她處理自己的財務,也說服了她許多人跟她互動時並不誠實,可能多少利用她的有錢及不用心而佔她便宜。Anna 喜愛看冒險的書可能也跟她逃避現實的心情有關,故事發展到後面,她不再看冒險的書時,可能也等於宣告他不再逃避。當 Anna 把 Sylvia 的信件拿去放在冰上面的傢俱堆時,可能是她開始面對生活的轉折點:她識破了表面卻不真誠的和善。Katri 的作風也讓 Anna 發現原來她也可以說出她喜歡或不喜歡什麼,例如第一次會面之後她發現原來她也不愛喝咖啡。最終章的時候,Anna 開始畫土地真正的樣貌,不再需要用花點綴的兔子,可能象徵的他可以真誠的面對自己的喜好了。

Katri 的轉變


故事剛開始的發展彷彿都符合 Katri 的計畫,她冷靜地用旁觀者的角度看事情,也用類似旁觀者的角度推進故事。但是畢竟 Katri 是參與其中的角色,她還是有個人的想望,也因此她也漸漸發生改變。有人覺得在後半段 Katri 的狗是象徵 Katri 的變化,她本來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冷眼看著其他人事物,但是跟 Anna 相處後、他自己的情感摻入後,她不可能在保持與世隔絕的樣貌,這讓她感到很困惑煩躁,不知如何是好。

其實 Katri 跟 Anna 多少都有點躲在自己的世界的感覺,只是一個是藉由優渥的經濟條件少與人互動,一個是用自己的道德觀來區別自己跟別人。但是到了故事尾聲,兩個人都被迫走出自己的世界,Anna 不再躲藏自己的喜好,Katri 也不得不正視人與人互動中的「人性」部分。

故事中常可以看到視角在全知的第三人稱與 Katri 的第一人稱中轉換,我在想是否跟 Katri 習慣從客觀的角度看待世界有關。例如,在第二章的時候,Katri 曾經說 "Things get out of hand every time I lost my objectivity." 這也是為什麼他能客觀地處理村民的各種問題。

但是故事的後面,發生兩次她否定自己原本的說法,宣稱其實來詢問她的人並沒有被欺騙。一次是 Edvard 來詢問商店老闆是否給他太少的開貨車薪資,一次是在故事的最後,她跟 Anna 說沒有人佔他便宜,一切都是她亂講的。在讀到這兩段的時候,我都在想,到底是 Katri 一開始講的是真的,Katri 只是考慮進了對方的情感,想要讓對方不要難受。還是 Katri 一開始騙人,但這樣來說騙人的動機又是什麼呢?我現在比較傾向 Katri 一開始講的是真的,就像之前她處理每件糾紛一樣,她從不讓情感參與,也因此她顯得不近人情,她覺得為了禮貌而說的謊也是不對的,因此沒有辦法符合村民的社交期待,但是由於她在故事中發生的改變,她開始受到情感的影響,因此才出現收回自己說過的話的舉動。

誰才是 deceiver?


由於英文版的書名翻譯成 The True Deceiver ,"true" 可以解讀為「真誠的」,也可以解讀為「真實的」因此在英文閱讀的討論上會看到這個問題:誰才是真正的欺騙者?但我認為原本瑞典文的書名 "Den Ärliga Bedragaren" 並沒有這層意思,而只是「真誠的」。但這還是個有趣的問題,英文翻譯也可能是刻意這麼翻的。

如果是 「honest」、「真誠的」這層意思,那很明確講的應該是 Katri。書中一開始就藉由村民或是 Edvard 的口講了很多次她是 "honest" 的,她也因此自豪。但是她想要從 Anna 身上獲取她想要的東西(建造 Mats 船以及給 Mats 好的居住環境),因此她的每一步雖然看似「誠實」,但其實都隱藏了目的,也都有欺瞞的意思。

如果說 Anna 是 deceiver 也說得通,因為她不敢面對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想法,她常常任由他人擺佈,而她裝作不介意,其時她不喜歡,因而盡量躲在自己的世界裡。就我來看,她一直在欺騙自己。

因此有些關於這本書的介紹說這是一本關於謊言的書,關於我們對別人說的謊,也關於我們對自己說的謊,還有沒有謊言,但是有欺瞞的本質的種種行為。

有些人覺得閱讀的困難點在於無法認同 Anna 或是 Katri,覺得他們都太怪,我也同意並沒有辦法把自己帶入某個角色完全認同他的想法或行為。但其實在閱讀的時候,常常會覺得認同或是理解 Katri 或是 Anna 的部分心境。這些不同面貌的謊,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其實很常見。Katri 否定任何為了社交禮貌而說的無害的謊,而 Anna 為了讓人好受而從不講出自己的喜好。Katri 或是 Anna 都太為極端,也許這正是這本書的主題,由兩個極端來對話,思索平衡究竟在哪。


Tove Jansson 的影子?


Tove Jansson 曾經說每一本成人的小說中都像是他的自傳,因此許多人在討論究竟哪個角色是 Tove Jansson。最明顯的是 Anna 也是童書作家,而裡面提及回信給小讀者的困擾,以及對於許多人來聯絡她想要把她的兔子印在商品上感到瑣碎與厭煩,都有可能是 Tove Jansson 自己的困擾。不過我想除了這些明顯的點之外,Anna 一再逃避的個性並不像我們所知道的 Tove Jansson,也許兩個角色都有 Tove Jansson 自己的影子,兩個主角的互動可能更像是作者自己內心的對話與掙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